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_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极分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极分化 (第2/2页)

br>
    “你说对了!”

    “因为黄博航主任想要认证创伤外科的3级医师,他如果不走技能数量的路线,就只能走技能熟练度的质量路线。”

    “我觉得黄主任应该是想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提升到4级的熟练度,然后去张市人民医院或者是常市第四人民医院这样的地级市医院。”

    “而与黄博航主任一样的,覃宏轩主任,则是在相对集中做的就是,复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这一块。”

    “如果我很恶意地进行揣测的话,两位主任应该是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他们是想要通过县医院这个平台练手自己的技能。”

    “只保证自己的技术更加精湛,以便去到更好的单位。”

    “至于手术的种类是不是足够多,求诊患者的需求如何,可能根本不在他们关心的范畴里。”

    方闲闻言,稍微用力捏了一下下巴:“那急诊病种呢?”

    医院里的手术开展,遵循的是按能适用。

    就是你的能力做得到,你才能做,而不是按需适用,病人需要你做到什么,你就得做到什么。

    一般而言,都是服务能力会小于需求,如此形成不平衡。

    所以,择期患者,除非患者有非常强烈的意愿要求来治疗,否则的话,我可以用我们不会治疗来搪塞。

    不能拒诊,并不代表我不能说我不会。

    而一旦医生都主动地说不会,你就说病人还敢不敢进来吧?

    “急诊病人是照常收治的,但大多也是以骨折和创伤为主,毕竟是骨科嘛。”周希音这般解释着。

    紧接着,周希音还说:“方师兄,然后,我还发现,其实科室里的很多其他医生,与这两位主任,都不太是一条心。”

    “毕竟主任考核3级医师需要的是高等级熟练度,而他们才升2级医师,或者才考核过了1级医师,考核2级医师的时候,需要的是成熟专科技能的数量。”

    方闲认真地看着认真给方闲讲解的周希音,说:“你的分析能力很强。”

    “这些我都不知道。”

    周希音此刻又翻动了一下笔记本,道:“像方师兄你这样的天才,是不需要懂一些技术层面之外的东西的。否则怎么教纯粹学者呢?”

    “真正纯粹学者,只需要做学术即可,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下,交给其他的人来。”

    “方师兄,我觉得我们可以破题的关键就是,方师兄你在短时间内,以5级技能强大的推演能力和带教能力,把黄主任和覃主任他们要学习的技能,给推助上去。”

    “等他们安然无忧地可以去到地级市医院之后,空留的时间里,我们就可以开始探索一些小病种的降级处理方案的流程了。”

    “然后。”

    方闲这会儿,很直白地反问一句:“我凭什么要帮黄博航主任还有覃宏轩主任推进他们要学习的专科技能呢?”

    周希音当时说着的话,就戛然而止。

    看着方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这个问题,周希音觉得很熟悉,因在她自己的身上就发生过啊。

    方闲凭什么要教他们想学的,要推动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跳出去呢?

    ……

    周希音后来又保持着沉默,方闲也没再松口。

    别过之后,方闲的心情仍有些萧索。

    回到了宿舍,方闲往窗外一边看,一边回想起周希音的话。

    不管周希音分析的,黄博航与覃宏轩主任二人,相对挑选病种的本意是真是假,方闲都觉得,他们在主任这个位置上,其实做的事情,不太厚道。

    如果说,慈县有其他的医疗单位,可以提供稍微差一点的医疗技术服务?

    那么慈县人民医院,倒是可以挑挑拣拣,但是没有这样的单位?

    不对啊?

    慈县不仅仅只有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啊?

    方闲突然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然后快步走出了小区,在小区正门口的时候,随手就拦了一辆车,用普通话问:“师傅,带我去一下慈县最好的医院。”

    “最好的医院啊?你是去人民医院,还是武陵医院。”那的士司机回。

    “师傅,一般来讲,县里面技术最好的不都是人民医院么?怎么武陵医院,也是公立医院啊?”方闲继续问。

    这样的医院,一听就知道是当地的民营医院。

    “嗨,你所说的那都是老黄历了。县人民医院,哪里还有什么好医生?都跑了。”

    “赚不到钱,现在当医生的,都是瞎了心,不挣钱就都往挣钱的地方跑。”

    “不是那个啥,搞什么能力为上嘛。”

    “在哪里医院当医生,只要技术高,那就厉害,唉,我们老百姓的日子难过哦……”

    “走不走啊?”

    “走!师傅。”方闲赶紧回。

    “师傅,在武陵医院,看病贵吗?可不可以用医保?”

    “会贵一些,同样的情况下,武陵医院会贵两成左右,比如说在县人民医院,买个什么东西,只要三块五,那么在武陵医院,就必须是四块二毛。”

    “一万块就多两千,报销之后多个几百块,倒也还好。”

    “就觉得有点扯淡,你说啊,现在都什么世道,公立医院还干不过民营医院了。”的士司机一边吐槽,一边带着方闲赶到了武陵医院。

    方闲下车之后,看着武陵医院不亚于县人民医院的规模,不禁就陷入沉思。

    在医院门口驻步一会儿后,然后往里走了进去。

    服务态度是蛮好的,而且管理也不严格。

    方闲一路直奔到了骨伤科病房与骨科综合病房所在楼层后,往科室里一走进,看到了墙壁上医师的履历和资质之后,便喟然一叹气。

    果不其然。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是大医学时代,但是却仿佛出现了两极分化一般。

    在大城市里,好的医生都在公立的教学医院里面,私立医院的存在感不是很强,但是在能力为上的医学会时代,在县城里面,却是私立医院的医师资质,要比人民医院好。

    因为教学医院里,财大气粗,舍得给其他方面的钱,比如说教学费用、聘请费用等等。可县医院,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待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