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_第二百五十四章 面临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面临抉择 (第2/2页)

胃肠道病人的手术,术前一般是要严格灌肠清理几次,即便是有造瘘管存在的情况下,依然如此。

    一切都确定完后,方闲就再次带队进了手术室里,开展了一天时间长达十一个小时的手术。

    不是因为团队的配合好了,而是这次的患者,是一个女性患者,这样一来,cao作的难度就稍微降低了不少。

    晚上的七点十四分。

    方闲看着李球完成了倒数第二条韧带的缝合后,也是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球所说的不会拖后腿,倒是也不算差。

    而最后一条韧带的缝合,方闲就交给了汪洋。

    几个月未见,方闲也不知道汪洋现在的cao作,到底是否有所长进。

    自然,汪洋的cao作,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缝合术以及肌腱缝合术的水平都差不多是3级左右,倒也够用。

    小心缝合完后,方闲把功能重建术最后一个偏小的手术,就交给了泌尿外科的秦泷副教授,试手做了一个尿道成形术。

    尿道成形术的难度不高,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之下,这个手术只能说是泌尿外科的基础cao作,因此,秦泷cao作起来,也是不难的。

    成形术后,尿管持续插管引流,秦泷然后才说:“方医生,其实像这样患者,术前因长期插尿管或者是逼尿肌相关功能缺失,导致女性患者这样尿道比较短的解剖结构,都会出现问题,更不用提男性患者了。”

    “因此,一般而言,术后都是要常规做尿道成形的,否则即便是功能康复了,解剖学上,仍然达不到正常小便功能的相应结构。”

    “还有一些,没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也会因为有一些原因,导致尿道变异。”

    方闲就笑说:“所以才说秦教授您是泌尿外科专业的教授,我的这方面经验,还真不足。”

    方闲只做过功能重建术的泌尿系手术,对这样的流行病学数据,还是了解不如秦泷这么透彻。

    “闲哥,就还是一些基本功而已。不值一提。”

    “今天谢谢闲哥给一些机会啊。”秦泷这会儿手很痒。

    仍然没改掉叫方闲闲哥的习惯。

    手痒是感觉自己新学会到了一些技能或者cao作后,就忍不住期待自己cao作和上手,属于是有所精进时,有获得感的一种主动欲望。

    恨不得再来几台。

    但时间已经不早了。

    “手术差不多可以结束了,我们先回去查看一下昨天术后的患者吧,还是要谨慎一点,把术前术后的各种方面,都尽量更加细致一些。”方闲说完,再次出手术室与患者的家属完成交接。

    晚上八点半左右,方闲一行人来到了科室里的时候,昨天手术的那个中年大叔,在拉着的帘子里如同小孩一样的玩着小宝贝,一起一落!

    “你在干嘛?”方闲微微掀开帘布后,又赶紧遮上。

    大叔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把被子一盖,满脸的尴尬:“方医生,方医生,不好意思……”

    方闲这才又重新拉开帘子,然后警告说:“你要配合我们医生工作啊,要遵从医嘱啊,不然的话,我们好不容易给你救回来的东西,如果又被你搞没了,你说这多冤枉啊?”

    方闲是真为他着急,虽然他能理解对方的震撼以及欣喜。

    可神经移植术,目前还是缝合阶段,即便是有一丢丢的神经反应,但也不能是你的玩具啊!

    “不会了,方医生,我发誓,再也不会了。”病人并着中指和食指,举起右手,信誓旦旦。

    “我也不是骂你,只是身体是自己的,这个东西没有太多的机会。”

    “你应该也知道昨天你手术了多久,好吧?”

    “更何况现在还插着尿管呢。”

    “冷静一下。”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比如说头晕,眼花,或者是心脏前不舒服?”方闲除了担心他把自己的宝贝玩坏,更加担心他的生命安全。

    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万一术后发生了急性心衰或者心率失常,那也是要及时发现并干预。

    病人摇头:“都好,方医生,就是有点饿。”

    “饿也不能吃东西,咱们现在好好养着,养好了出院之后,你才能够更加便利一些。实在无聊的话,就自己活动下肢,让家属帮忙你活动另一侧下肢。”方闲如此嘱咐。

    然后再戴着手套探查了一下体温,没发现局部有血管损伤导致的失体温,就应该还好。

    这一番查房时,汪洋和秦泷等人都不搭嘴,给足了方闲的面子和装逼收获成果的时间。

    当医生,特别是当外科医生,什么时候才最有成就感?

    病人康复那一刻,病人躺着进来,能跳着出去,或者是泛出最会心笑容的时候。

    ……

    一切都结束之后,秦泷以及钟康罄二人先结队告辞,自行解决晚饭与宵夜的问题。

    方闲也觉得有点疲惫,打算直接回家休息一下。

    毕竟连续两天的十几个小时鏖战,后面还要鏖战好几场。不能把自己搞得累倒。

    但汪洋跟了上来,出了医院后才问:“方医生,你今年没有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那你的课题方面,打算怎么搞?只是单纯地走,医学会的基金资助方面吗?”

    “其实按照含金量而言,虽然方医生你所做的课题都绝对超过了面上课题,可还是要按照程序走一下面上课题基金或者是青年基金的申请流程的。”

    “这样你以后才好走千青啊。”

    方闲听到这,就懂了汪洋的意思:“洋哥,你面上项目中了吗?”

    方闲知道,汪洋在课题方面,是精进特别深入的。

    而课题,特别是比较上台面的课题,就是面上课题以及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在投,不知道给不给。”

    “我的意思还是说,方医生你最好还是申请一个青年基金,这样方面你以后成为硕导。然后评研究员职称,甚至在评教授的时候,也是有助益的。”

    “辉哥让我给你提醒一下。”

    “因为即便是现在,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科研而只讲专业。”汪洋与方闲并行,侧目而看,目中略带尊敬,十分欣赏,更有的是一种对同类人的一种认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