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七至八十七章 (第5/5页)
天呐,古人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看来,这话还真是一点儿也不假呀,没想到,面无风吹雨打农人之色,十指无沾泥带土耕夫之历,年轻气盛的崽崽说起这科学种田来,还真是娓娓道来呀! …… 八十二、一棵老窝瓜 科学种田,要按崽崽的说法,那也是相当简单的,概括起来也就下面这几句话—— 清明前后, 栽瓜种豆。 头伏萝卜, 二伏菜, 实在不行种荞麦! 地懒人不勤, 人勤地不懒。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宁可扒皮抽筋, 也要亩产万斤! 庄稼一枝花, 全靠粪当家。 …… 崽崽正要往下说,那边艾米已经笑弯了腰,她一边笑一边说: “哎呀,我的崽崽呀,你快别说了,就这个呀!” “我的老妈呀,您还别小瞧这几句话呀,那可都是几千年前古人总结的种地经验呀,知道中心思想是啥意思不?” 崽崽一本正经地说。 “这中心思想就是—— 只要肯在土地上下力气,再有点科学的方法和敢想敢干的精神,那地呀,想种不好都难呐!” 闲话少说,说干就干,三口人一边说笑,一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起来! …… 俗话说,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不到半天时间,在老井空地旁边,几间遮风避雨的简易窝棚就拔地而起了! 紧接着,在我的倡议下,同时也是为了增加些乡土气息,崽崽回姥姥家牵来了一只看家的小黄狗,艾米到市场上买了几只下蛋的老母鸡和一头花奶牛,我又置办了一些诸如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之类的生活用品,如此这般,一番忙碌下来,老井空地终于有了农家乐的模样。 …… 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三口人终于围坐在了桌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屋内烛光摇曳,窗外星火点点,那心旷神怡的温馨感觉呀,真是要把人陶醉死啦! 唉,世上那些碌碌如蚁、压力山大的人们啊,看轻些纷纷扰扰的功名利禄吧,那平淡如水、静坐观心的日子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算了,不发感慨了,再这么写下去又跑题儿啦! 一切安排停当,三口人立刻投入到了“拔除杂草,清理碎石,筑垄修畦,挖沟引水”的火热劳动中,几天下来,老井周边的一小片地已让我们整饬一新啦。 …… 要说崽崽还真是敢想敢干啊,虽说这一小片地不是很大,但这小子居然强烈建议只种一棵老窝瓜(东北方言,南瓜的意思)! 尽管心中有一万个不理解,但我和艾米还是忍住了来到嘴边儿的话! 是啊,孩子毕竟大了,咱做父母的,也该放手让他闯一闯啦! …… 古话说的一点也不假,人勤地不懒,刨坑撒种,浇水施肥,转眼间,老窝瓜就在一家人的热切期盼中破土而出啦! 话说一家三口起早贪黑地看护着那棵老窝瓜秧,老窝瓜也像通晓人性似的,投桃报李,竟然也不负土肥、汗水、阳光、雨露之恩,一天天地茁壮起来了! 不知为什么,看着根儿深、杆儿壮的老窝瓜,我和艾米的心总是有些空荡荡地,您说这么大一片地,就种一棵老窝瓜,再高产又能有多少呢,整天东一头西一头不知瞎忙些啥的崽崽呀,难道说秋后你想让全家人天天吃老窝瓜吗? …… 正当我和艾米这边狐疑满腹的时候,崽崽那边可真是过得充实啊,这小子放下艾米我俩还有那棵老窝瓜秧儿不管,居然整天整夜地泡在育苗室里! 说到那育苗室,崽崽竟然不让我和艾米靠近半步,至于那里种的都是啥,崽崽更是神秘兮兮—— “老爸老妈,您二老帮我看好那棵老窝瓜秧儿就行了,育苗室这块您老两口儿就别cao心了!” 这可真是标准的卖关子呀,我的崽崽呀,你说你有点文化,跟我俩装什么大尾巴鹰儿(东北方言,故弄玄虚的意思)啊! 算啦,既然人家不让问,咱也用不着抠着挠着(东北方言,刨根问底的意思)地问啦! …… 光阴似箭,转眼间,那棵老窝瓜旺盛的生命力就彻底地感染了我和艾米,也就是不长时间,老井空地便被老窝瓜的枝枝蔓蔓爬满了,不但如此,因为火星特有的气候条件,这棵窝瓜更是展现出了不同于地球同类的特征—— 叶大如盖, 蔓粗如桶, 花开如伞! 天呐,您说这么壮观的窝瓜秧儿,结出的窝瓜该有多大呢? …… 八十三、窝瓜农场 正当老窝瓜长得正旺的时候,崽崽又做出了一个让我和艾米万难理解的决定—— 整棵窝瓜秧儿上就留一朵花,其余全都得掐(东北方言,摘掉的意思)! 那一刻,有着多年火星农场生产经验的艾米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我的崽崽呀,虽说咱这地里就一棵窝瓜秧儿,但以目前的长势和开花情况来看,收个万八千斤窝瓜也是不成问题的,如果就留一朵花,那秋后可就只能收一个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