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_167 绝杀!降级的死敌才是好的死敌!【万字大章,跪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7 绝杀!降级的死敌才是好的死敌!【万字大章,跪求订阅】 (第2/6页)

,马科斯塞纳这个赛季在单后腰这个位置,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他跟哈维阿隆索不同,巴西人出身的他,扛住逼抢压迫的能力更出色,他能在对手逼抢压迫下,稳健的传球和梳理。

    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个跑不死的抢球手。

    唯一的麻烦就是,一旦哈维阿隆索轮换,马竞就失去了精准的长传,进攻手段就减少了许多,这时候就要转入控球,德科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外面很多人都在分析,在解构,马竞本赛季凭什么站在西甲榜首?

    这就是原因。

    杨浩在两套不同的中场战术里面,来回切换。

    边路?

    失去了奥雷利奥这种控球型边后卫后,马竞现在的边路基本上就是一个字,冲!

    但杨浩的这种冲,跟其他的球队不同。

    杨浩始终坚持打整体战。

    所有人都知道,马竞的边路速度优势非常明显,雷耶斯、华金、罗本、比利亚、埃弗拉、麦孔、安东尼奥洛佩斯和阿尔维斯,全都是速度非常快的球员。

    在其他的主教练眼里,拥有这么多速度型球员,那就应该发挥出来。

    例如罗本,就该让他拿球,肆无忌惮地去冲,用速度去生吃对手。

    但杨浩认为,这种方式对球员的长远发展不利,对成长也不友善。

    简单点说,很容易被对方针对,很容易受伤。

    就算撇开伤病不说,过份地依赖速度,会严重拖累球员在其他方面的成长。

    前世的罗本不就是这样?

    从格罗宁根到埃因霍温,从切尔西到皇马,罗本出道就是巅峰,拿到球就是冲冲冲。

    他的右脚练过没有?他的射门练过没有?他跟团队的配合意识有提升吗?

    罗本在切尔西最受人诟病的是什么?

    独!

    为什么独?

    就是因为他装备库里的武器太单一了,主教练对他的使用也太单一了,进而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拿到球就是要冲。

    然后,一直在受伤,最后变成了玻璃人。

    杨浩对他们的使用就更加节制。

    速度就像核武器,别整天动不动就拿出来耍,它就应该用在刀刃上。

    要么不用,我用了就要克敌制胜!

    没有足够把握的时候,我就跟队友打配合,二过一撞墙、斜传身后、控球内切……

    耐心融入到球队整体战术里面去,通过传球、拉扯、跑位,不停地寻找机会。

    当机会出现时,我再用自己的速度,给予对手闪电一击!

    这样的好处就是,球员的团队配合意识会更强,还不容易被针对,不容易受伤,同时技术还能更加全面。

    但坏处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进步较慢。

    这不难理解。

    如果杨浩现在为罗本量身打造战术,让他尽情边路一对一,用速度去生吃对手,担保他能迅速成为西甲的过人狂魔,他的速度和技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冲击所有的球迷和媒体。

    他会跟着声名大噪,然后身价飙涨,所有人都说:哇噻,天才啊!

    然后呢?

    跟前世一样,去巴萨,去曼联,或者去切尔西,然后一味地依赖速度,过犹不及,就频频受伤,最后变成玻璃人。

    如果将来运气好,受伤太多,速度适当慢下来后,开发出了右边路内切的技能,那就是杨浩前世看到的巅峰时期的罗本了。

    那要是运气不好,没开发出来呢?

    不好意思,又是一个被伤病耽误了的罗仲永。

    但好像没什么人去想过,罗本出道的时候,如果放慢速度,稳扎稳打地成长,充分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那结果会是怎么样的?成就会不会比前世更高?

    这一点,杨浩是有发言权的。

    那就是阿德里亚诺。

    在杨浩培养了两年后,他现在的右脚简直比前世好太多了。

    而随着右脚的提升,阿德里亚诺地整体实力简直可以用飙升来形容。

    这就是科学合理的培养所带来的成果!

    杨浩一直都觉得,从90年代中期,随着博斯曼法案生效后,人才流动越来越自由,顶级联赛,尤其是头部豪门球队的人才供应严重过剩。

    这导致他们真的就是把球员当做耗材,完全不去考虑长远发展,拿来就用,用完就扔。

    无所谓的,用废了一下,我最多再花点钱去买下一个。

    钱?

    我能赚啊!

    想一想,哪怕在马竞做出了示范的情况下,西甲的那些球队,甚至包括皇马和巴萨,他们都不重视球员的伤病,不重视球队的医疗,不就是因为这种逻辑吗?

    就好像皇马。

    哪怕是前世作为皇马的球迷,杨浩现在都无法理解,弗洛伦蒂诺签下那么多的巨星,花了那么多的钱,为什么就舍不得投入一些钱,花在球队的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疗人员身上呢?

    这就好像他无法理解,那么多俱乐部,怎么就没人想过要为球员提供安置服务呢?

    背后的逻辑,是不是就是杨浩说的,把球员当耗材?

    那这种情况得等到什么时候才好转呢?

    答案很简单。

    等到博斯曼法案,以及全球化流动所带来的这一波人才红利逐渐退潮了之后,再加上阿布拉莫维奇、曼苏尔等越来越多的土豪涌入欧洲足坛了。

    球星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自然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在这之前,他们都不会轻易做出改变的。

    反倒是像马竞的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眼里,妥妥就是另类,甚至就是傻X。

    很多人多在问小希尔和塞雷佐,甚至连马竞的这两位股东都在私底下问杨浩,每年投那么多钱在这些事情上,有意义吗?

    几百万欧元投在上面,何必呢?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