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7 阿隆索的惊天一击!杨浩:我给贝尔萨布了一个局!【万字,求订阅】 (第2/6页)
而在业内看来,这不仅仅是442被4231所顶替这么简单,这更是一个信号。 那就是足球战术正在变得越来越细致化,越来越有细节。 球场上的职责也被划分得越来越细。 这就导致球队的战术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主教练和教练组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会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说穿了,个人能力超强的巨星,单枪匹马横扫一支球队的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 现在的主流就是整体化。 这并不代表未来巨星的作用就消失了。 当职业足球逐渐进入资本时代,巨星在商业市场上的价值,正在逐渐取代足球场上的价值。 在2023年,杨浩穿越时,很多球队在引进巨星时,球场上的价值和商业上的价值,权重已经在发生变化了。 例如,很多人都在传的姆巴佩和皇马。 在2023年,维尼修斯大放异彩之后,姆巴佩在战术层面上的作用,已经不再是皇马考虑的首选了。 皇马如果真的决定签下姆巴佩,那考虑最多的肯定还是商业层面。 那就是签下头牌巨星! 当然,这里面也会有一个权衡。 是否有必要为了这样一层考虑,花这么大的代价? 卡塔尔财团以严重违法足球商业逻辑的方式,留下姆巴佩后,整个欧洲足坛的转会市场,尤其是超级巨星的转会,已经彻底乱了套了。 如果是在杨浩穿越之前,作为皇马的球迷,他肯定会说,不买! 既然有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球队照样能夺欧冠,那还要什么姆巴佩? 皇马缺的是中锋,买哈兰德不香吗? 但穿越之后,深入地了解了皇马,以及欧洲各大豪门的运作机制后,杨浩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军备竞赛。 对于像皇马这种,每个赛季都在追求冠军的球队来说,不签姆巴佩,让他转会去其他球队,成为自己的对手? 只要年薪合适、转会费合适,更衣室内部没问题,为什么不签? 最大的隐患反而是在技战术层面。 皇马缺的是中锋,是本泽马离队后的那个位置,姆巴佩来了,能解决这个问题? 回到现实。 南非世界杯上,4231整体式足球正在成为主流的大趋势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而这在西甲,已经过去了10年。 杨浩穿越的时候,西甲就是以4231为主流。 贝尼特斯、伊鲁埃塔等名帅,都是以4231着称,而且分别带出了瓦伦西亚和超级拉科这两支球队。 皇马当时也采用这套战术打法。 过去这10年,4231从西甲出来,通过贝尼特斯等教练,逐渐扩散到了四大联赛。 现在,连国家队都开始流行起来了。 但说是4231,执行起来却各有不同。 韩国队仰赖他们出色的体能,以及球员的跑动意愿,所以他们采取更加积极的全场抢逼围战术,这符合他们跑不死的气质。 可瑞士呢? 希斯菲尔德采取了一种收缩防守,快速反击的战术。 面对这种打法,杨浩采取一种更加谨慎的态度。 溜着韩国队的打法,对瑞士没有用。 所以杨浩这场比赛就踢得比较小心,以稳为主。 尤其是在中场,他再度排出了伊涅斯塔、哈维·阿隆索跟哈维的三中场组合,牢牢控制球权和节奏,前场还是大卫·席尔瓦、托雷斯和比利亚的组合。 在前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瑞士都守得固若金汤,没给西班牙留下了太多的缝隙。 斗牛士很耐心地传控和拉扯,不停地寻找和创造着机会,但球员也踢得非常耐心。 杨浩赛前就已经反复叮嘱过了。 这一战最大的考验就是耐心。 过去这些年,西班牙的国脚们也都适应了杨浩的这种战术调整,也习惯了在长时间控球,迟迟打不开局面时,耐心地等待杀机的出现。 希斯菲尔德调教防守的能力,在这一场比赛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班牙往前进攻,他们就收缩防守;西班牙稍稍回撤,他们就很有弹性地往外压一些。 说是4231,但在防守时,四后卫、双后腰和三名中前卫,形成了三道屏障。 西班牙从比赛开场后,就很顺利地控制住了局势,但不停地跑动,不停地拉扯,始终没能攻破瑞士的球门。 希斯菲尔德的球队采取一种,不管你怎么抢,怎么跑,反正我就是死守反击。 杨浩也不着急,依旧安排球员继续采取类似的打法。 上半场攻不进去? 没事,中场休息的时候再鼓励球队,咱们下半场继续压出去攻。 可下半场还是没能攻进去。 瑞士的防守阵势就像是铁板一块,根本就不给西班牙留出缝隙和空挡。 杨浩还是没有着急,还是不停地安抚着球员,继续进攻。 一直到第65分钟的时候,杨浩才做出了全场的第一次换人。 华金换下了大卫·席尔瓦。 上场之后,华金踢右路,比利亚回到了左路。 这次换人主要是考虑到,在密集的防守当中,西班牙最擅长的小范围连续传递和穿插,效果不是很明显。 大卫·席尔瓦在这种破密集防守的阵型里面,受到了对方的重点针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