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8 史上第一惨案!杨浩:我们的目标是冠军!【万字大章,跪求订阅】 (第2/6页)
放弃? 因为他发现,鲁尼踢不了单前锋啊。 可鲁尼已经是英格兰最拿得出手,也是最有可能创造威胁的前锋了。 于是,他只能选择回到双前锋。 克劳奇、赫斯基、迪福,全都入选了这一届的世界杯。 一方面是单前锋问题,另一方面是球员适应不了比较先进的战术,于是卡佩罗干脆就回归到传统的442。 这在世界杯前就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和关注。 可回归也有问题。 中场双德要安排吧? 首战踢美国,中场是米尔纳、兰帕德、杰拉德和列侬,前锋是赫斯基搭档鲁尼。 开场4分钟,赫斯基助攻杰拉德破门。 结果呢? 1比1,平了。 第二场踢阿尔及利亚,还是442,双前锋不变,卡佩罗调整中场。 拿下了米尔纳,让杰拉德上去踢左路,兰帕德搭档巴里,右路还是列侬。 结果呢? 0比0! 如果杨浩是卡佩罗,他直接就哭了。 我特么还能怎么办? 第三场,也是至关重要的决赛场,对阵斯洛文尼亚。 卡佩罗换了一下,双前锋变成了迪福和鲁尼,中场是杰拉德、兰帕德、巴里和米尔纳。 结果是1比0,米尔纳助攻迪福破门。 ……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这就是下一场英格兰的首发阵容!” 杨浩把英格兰对阵斯洛文尼亚的比赛首发阵容,直接放到了战术板上,一个人都没改。 为啥如此肯定? 因为卡佩罗不会改,也不敢改。 不仅是他,换了其他任何一個主教练,这时候都不会去动。 米尔纳和迪福是卡佩罗在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斯洛文尼亚时的放手一搏。 结果,这两名球员真的创造了绝杀球,把英格兰带进了16强。 这看起来像是英雄要横空出世的剧本吧? 例如,08年的阿尔沙文。 但问题是,米尔纳和迪福都没有这样的个人能力。 “这一套双前锋没有中锋,再加上英格兰的中场,缺乏传接球能力,他们更多还是直来直往的进攻,还是长传,甚至连边路都打不开。” 为啥? 杰拉德和米尔纳就不是边路突破手。 阿什利·科尔和格伦·约翰逊面对斯洛文尼亚的时候尚且不敢过于压上靠前,对阵西班牙的时候敢吗? 为什么不敢? 特里和厄普森这对中卫组合慢啊。 速度慢、回追慢、转身慢……啥都慢! 杨浩非常清楚,西班牙其实是最喜欢碰英格兰这样的球队。 他们技术不够好,传控球能力不强,中场抢不到控球,而后防线的中卫偏慢。 两名中前卫呢? 兰帕德、杰拉德和巴里都一个德性,典型的攻守兼备的英式中场,但在退守的时候很容易失去位置,也很喜欢上抢。 在俱乐部,这不是问题。 因为他们的身后都会有一名优秀的防守球员在为他们擦屁股。 可在国家队呢? 这就是问题! 之前就有人提议卡佩罗踢433,用哈格里夫斯踢拖后,专职负责防守,杰拉德和兰帕德踢中前卫,但随着哈格里夫斯的受伤,这个想法始终没能变成现实。 针对英格兰的特点,杨浩在这场比赛里,给出的策略就是,牢牢控制住中场,发挥出西班牙的传控球优势,利用传切来拉开英格兰的防线。 再利用传球,打击特里和厄普森的身后! “记住了,我对这场比赛的要求非常简单,整场比赛就是要控制住球权和节奏。” “开局阶段,我只有一个要求,进球。” “比我们的对手先进球,进更多的球!” “甚至,我希望你们能够在开局阶段,或者在上半场,就直接锁定胜局!” “我希望,你们用一场摧枯拉朽的进攻,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我们!” 杨浩的这一番勉励,得到了西班牙国脚们的热烈反响。 先不说,西班牙骨子里就酷爱攻势足球。 在杨浩执教的这些年,马竞、皇马,乃至整个西甲的大趋势,都是倾向于进攻的。 很多规则的制定,也都是倾向于保护技术型球员的。 所以,这群国脚们一听到进攻,看到进球,真的来劲! …… 6月29日,开普敦绿点球场。 世界杯16强淘汰赛,西班牙对阵英格兰。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焦点战。 早在世界杯之前,在威廉希尔的决赛对阵赔率排名当中,西班牙对英格兰的概率就高居第二,仅次于西班牙对阵巴西。 在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英格兰提前锁定小组第一出线了。 可没想到,英格兰倒霉地提前遭遇了西班牙。 比赛刚一开始,西班牙就大举压上。 当鲁尼将球踢回到中场,给了加雷斯·巴里。 巴里刚停球,才要转过身来,就听到了周围兰帕德的示警。 “小心!” 接着就感受到了一股威胁。 托雷斯以极快速度往前冲刺,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