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跳过中间商 (第2/2页)
既是过犹不及,来日方长,也是考虑到文武百官现在各个都是落汤鸡,应该是没多少心情看他们君臣辩论。 心思通透,滴水不漏,章炎拱了拱手,只说道: “大典暂止,还请公子早做休息。” 丞相这一句话,算是给这次举行到一半的继位大典的定调了。 文武百官心有郁闷,只觉得虎头蛇尾,一地鸡毛。 但王歌都不太在意,招来宫廷侍卫,打听一下王宫道路该怎么走,他这个世子该住哪啊? 今天晚上很多人,都有点夜不能寐。 尤其是越国的三公。 “玄帝面前乐不思越,百官面前妄谈鬼神,先王的遗孤倒真叫人不省心啊。”太尉赵瑞心中感叹。 他真的有点看不透公子王歌,以武道宗师的阅历,公子王歌那极其罕见的“目击术”在赵瑞心里极高的评价: “一人问公卿,一眼慑群臣,生有异象,该是人中翘楚啊。” 赵瑞摇了摇头,决定再看看。 丞相章炎也在回味今日对话: “鬼神之说,不足称道.....但公子王歌有神异,似有依凭。 但终究也是毛头小子,本相倒是要好好瞧瞧,这越王公子,能有什么手段。” 背靠大玄朝廷,中央实力雄厚,还有玄帝的支持,这就是章炎敢揽权犯上的底气。
至于最年轻的司空韩登,则是在庭院里踱步,又忧又叹,最后朝王陵的方向叩首: “扶少主于贫弱,不负先王知遇之恩....” 三公各有想法,底下官员也是心思百转, 他们有的忠志于越王,有的恪守中立观望态势,有的对大玄有向往之心,想法各不相同。 不知道这越王的权力交接是否顺利度过 直到第二天,三公百官接连得知新消息: “公子真的带人去田地里挖渠防涝了!?” .... 公子王歌从大玄京都回越国,随行还有数百能工巧匠。 王歌在越国可没有多少根基,特别是继位大典中断,他还不是真正的越王,能调动资源非常有限。 但一路长途跋涉,王歌可没少给这群工匠们礼遇恩待,工匠们早早就想找一个机会报效于他。 王歌就能很轻易叫上这些工匠做事,算上这些工匠的家眷,他指挥动的就有上千人 木工,冶铁,务农...各种有关民生的生产技术,王歌都可以向这些专业技术人才询问。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王歌很快就能弄清楚在大暴雨降临时,该如何保护田地间的庄稼了。 是的,王歌在继位大典上可不是信口雌黄,他是真的通过明灵之眸看到未来几天要下特大暴雨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 但这种田之事,还得看老天爷能不能风调雨顺,一场毫无预兆的暴雨,就可能毁了农夫大半年的心血。 颗粒无收,农夫也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甚至贫困一些的佃农,还会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田赋锐减,国家也会动荡,运转出现问题。 总之一场暴雨,波及甚广。 王歌看到这场暴雨,也看到一个契机: “嘿嘿,朝堂百官不好控制,那我暂时也不管他们身上的那些气运了,我直接去找气运的源头。” 气运由愿力凝聚,人心所向即为气运。 那些朝廷官员,名门望族,就是因为能得到百姓承认,所以他们身上才会有气运凝聚。 所以王歌直接抓住本质问题,官僚也不过是气运的象征罢了,根基还是越国的百姓! 王歌的计划核心,就是先跳过这群中间商! “根据我的了解,我的那个便宜老爹,在发迹成为诸侯以前,就是这湘湖这一带的县令,享有很高名望,深得民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