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11章、难以超越 (第1/2页)
晴雯将宝玉的话完整无误地传达。 她的口才完全胜任,加上又做了一些笔记,自然没有任何遗漏。 黛玉、宝钗都有些等不及了。 黛玉更是笑了笑,打趣着说:“怎么作诗就不用他来教了,你还是先把他作的诗拿出来给我们瞧一瞧再说吧。” 宝钗附和着,对晴雯说道:“瞧你说得好像宝兄弟很是自信,且援笔立就,该能让我们开开眼界了,快拿出来。” 晴雯还故意卖了个关子,笑道:“不知两位姑娘想先看哪一首?” 黛玉说道:“今儿个主题是吃螃蟹,那自然要先看‘吟螃蟹’那一首。” 晴雯又笑道:“宝二爷这一首‘吟螃蟹’我是欣赏不了到底有多好,反正琏二奶奶看了赞不绝口,还说是一首绝唱呢。” 黛玉、宝钗不禁都笑了。 探春摇头,坦白地说道:“二嫂子又不识得几个字,你随便写一首诗,没准儿她都要拍手叫好赞不绝口呢。” “就是。”尤氏跟着也笑道,“今儿你们的琏二奶奶受了惊吓,亏得你们的宝二爷护着,这时候你们宝二爷随便写几个字,你们琏二奶奶焉有不赞之理?” 说得大家忍不住笑了一阵,更是想看看宝玉作的到底是什么诗。 “好吧,那就先将二爷‘吟螃蟹’这首诗给你们看,看完你们也各自作一首,然后给评评,看二爷这首能排第几。” 晴雯于是将宝玉那首诗递给黛玉。 黛玉接过,还忍不住念了起来。 其他姐妹也都纷纷围过来看,就连回廊那边的袭人也忍不住跑来。 只听黛玉念道:“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念完,不禁赞道:“果然是好诗!” 探春也说:“原来二嫂子真会欣赏,这果然是吟螃蟹诗的绝唱。别看题目小,寓意却是大,单就这首诗,宝哥哥算得大才。” 李纨说道:“诗的确是好诗,只是讽刺世人也太恶毒了一些。” 惟独只有宝钗愣住了。 其实刚看到这首诗的第一句时,她就纳闷儿,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今儿吃螃蟹,昨儿晚上她就想到了吃完螃蟹肯定要作有关螃蟹的诗。 故而早在腹内打好了草稿。 想到的正是这一首。 以她的见识,这首诗前人断无作过。 然而,她也只是打好了腹稿,根本没有写下来,宝玉又是如何得知? 该不会两人不谋而合吧? 世间怎会有如此蹊跷之事? 可这诗确实又是宝玉所作,一笔一画的字儿也是出自宝玉之手。 这种蹊跷巧合古怪的事儿,别人断不会晓得,唯有宝钗自己清楚。 所以这时候要说这首诗是她的,让谁也不相信。 到底怎么回事儿? 回头只能问问宝玉去了。 宝钗此时也只能装作没这回事儿。 不然还能怎样? 大家一通夸赞后,宝钗又迫不及待地让晴雯拿出宝玉作的第二首诗。 晴雯仍不着急,笑了笑说:“你们别只顾着夸奖宝二爷的诗作得好,到底你们也各自赶紧作一首出来,与二爷比一比,看二爷的诗到底能拔得几筹。” 黛玉笑道:“单就‘吟螃蟹’这首诗,恐怕真是绝唱,无人能及。” 晴雯欢喜地道:“真有那么好吗?” 黛玉点了点头,又笑道:“你还是快把他第二首‘问菊’的诗拿出来吧。” 晴雯这才将宝玉的“问菊”诗递给黛玉。 还是由黛玉一字一字地念道:“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只是念到此处,她情不自禁地停下来。 然后,又喃喃地重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