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二六章 清查田亩(两章并一章,下午有点事,昨晚熬夜赶的,世界杯都没看) (第2/3页)
。」 很显然,杨茵绛对展子虔这个人还是了解的,但也仅此而已,甚至在看过那几幅画之后,赞叹几句也就完事了。 因为书画这类雅致的趣味,在大兴不是很流行,只有极少数人喜欢,从而也导致这类东西的收藏价值不高。 但是杨铭知道,这几幅画会随着岁月流逝,变得越来越贵重。 就他所知,后世展子虔只有两幅存世之作,一为《授经图》,一为《游春图》,都是国宝级藏品。 《授经图》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游春图》更是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展子虔现在还活着,岁数也就四十上下,杨铭觉得,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见见此人。 由此看来,沉家还是有眼光的,别人都不太看重的画作,他竟然当做送给杨铭的贺礼。 这说明在沉家看来,这些画是好东西,因为不是好东西,他们不敢送给杨铭。 大概半个月后,元文都将一沓关于文氏的卷宗,呈递在杨铭面前。 本来在赴任之前,元文都对文氏就做过功课,现如今又从沉家那里打听到一些,又 派人在市井街巷风闻到一些,汇总之后,交由杨铭查阅。 江陵郡的郡尉,叫文晖,江陵县的县尉,叫文整,这是一对堂兄弟。 这两个人在郡守慕容三藏上任之前,就已经在衙门任职了,而慕容三藏也不敢随意更换,因为文氏是汉王罩着的。 以至于眼下的江陵,乱不乱,完全由文家说了算,倒不是说慕容三藏已经被架空,只不过是睁一支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不胡来,他也不多计较。 但杨铭计较。 单只他们文氏名下的田亩超过一千七百倾,杨铭就想收拾他们了。 田亩超过一百倾,在大隋就是死罪。 当然了,事实上田亩超过一百倾的比比皆是,就看弄不弄你,不弄你,你就是有五百倾都没事。 一百倾是一万亩,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一点都不多。 做为皇帝的杨坚也心知肚明,所以才会偶尔派遣巡视大臣到地方,调查均田情况,只要调查,就能查出一堆问题。 例如上次苏威巡视江南,查出问题露田六十一万亩,这六十一万亩田地,将会重新授田给百姓,以此获得田赋。 田赋,是大隋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这些,都依靠均田制。 按均田制,所授露田,成年男子为80亩,妇人40亩,丁牛60亩,每户限4头。 另外,***授田40亩,女婢授田20亩。 这是理想状态,但事实上做不到。 老百姓属于社会最底层,你能得到多少田亩,完全取决上面瓜分之后,能给你剩下多少。 一般三十亩都算多的了,少的还有两三亩的。 虽然大隋明文规定,庶人家庭最多可拥有奴婢六十人,但真的只有六十吗?文氏、沉氏这可都是庶人,他们府上的奴婢,只怕都上千了。 而他们会以府中奴婢的名义,领取授田,等到缴纳赋税的时候,只按照六十人缴,奴婢没有户籍,你还不好查。 这种事情的cao作空间很大,里面具体的道道也是因人而异。 按照大隋制,郡王奴婢数量不得超过两百,但杨铭的总管府加上河东府,奴婢已经超过了两千人,但没有人会说什么。 因为他不违法,为什么?因为这是杨坚夫妇赏赐的,赏赐的东西不在律法范围之内。 历史上,杨昭担任皇太子期间,署官门客奴婢加起来,超过一万人。 杨铭完全可以利用府上奴婢来领取授田,再以两百人缴纳赋税,但他不愿意这么干,虽然大家都这么干。 而老爹杨广历史上之所以惹毛了世家,就是因为他取消了奴婢与丁牛的授田,这不是要人家老命吗? 丁牛,指的的是四岁以上的成年牛。 取消奴婢与丁牛授田,清查户籍重新分配,就会有更多的田分到老百姓头上,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没有超越常人的魄力和勇气,是不会颁布这条法令的,可惜的是,老爹虽然干的好事不少,但是错事更多。 于是杨铭将这件事交给元文都来办,派人彻底清查文氏所拥有的田亩数量。 而元文都身为总管府长史,这种事肯定不会亲自去干,而是交给亲信何畴,令他拿着总管府的手令,带着两百兵,从松滋县开始查。 人才刚走没几天,江陵郡守慕容三藏便闻风而来。 府衙内,杨铭请对方坐下,笑道:「怎么?慕容公在文家那里有股?」 「没有没有,」慕容三藏赶忙摆手:「下臣要赚钱,也不赚这种人的钱。」 他确实和文家没有什么交集,而且文家的钱他也赚不了,人家是给汉王杨 谅进贡的。 杨铭又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又劝本王手下留情呢?」 慕容三藏赶忙道:「殿下初来此地,不知内情,这文家在汉王府,是有路子的。」 其实他的意思是说,文家是汉王罩着的,你敢动,就不怕得罪你五叔? 杨铭笑道:「我依开皇律,清查田亩数量,汉王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怎么?难不成这些田是他的?」 不全是,但至少有一半,但慕容三藏不敢说啊,如果说了,就是给杨谅脑袋上扣帽子,这是「栽赃」亲王,要命的事。 于是他只能道:「据下臣所知,汉王殿下与此绝无瓜葛。」 「那不就对了,我那五叔岂会惦记这点东西?」杨铭笑道:「二圣每隔半年,便会派巡察使巡视地方,清查均田事宜,本王这么做,也是为了以后不被查出问题,免得二圣知道了责备于我。」 拉倒吧......慕容三藏心中腹诽,就算查出问题,哪个不长眼的巡察使敢把事情往你身上牵扯,谁不是尽量将你撇清楚关系? 慕容三藏道:「殿下初任荆州,便大刀阔斧,下臣认为有些急了,其实可以慢慢来的。」 你一个武将,你懂个屁,回家耍你的刀枪棍棒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