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章 智谋第一 (第2/2页)
这件事,没法追究,只能认了,最多明年的拨款下来,杨铭令总管府将钱如数拨给水军。 襄州刺史杜吒、骠骑府将军蔡莒,杨铭也不打算追究了,风气如此,不是办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 本来他还想着让周仲牟带着自己的五牙混进水军吃饷,现在来看,还得自己花钱。 回到江陵之后,杨铭让杜如晦去找元文都报到,具体事宜,由元文都安排,包括上报吏部,为杜如晦备桉及领取官服。 至于吃住,就在总管府。 总管府的前衙,空房多着呢,只愁没人住,不愁住不下。 回到自己寝院,徐景将一封信递给杨铭: 「大兴来的,您前脚刚去襄阳,信后脚就到了。」 杨铭点了点头,在一旁坐下,徐景懂事的将油灯递了过来,放在一边。 拆开信一看,杨铭愣住了。 竟然是裴淑英的来信,读完之后,杨铭长长松了一口气,这些日的疲惫一扫而空,让他胃口大开。 「快上晚膳,我饿极了。」 「好嘞......」徐景笑呵呵的出去张罗去了。 裴淑英的信上,提及两件事情。 她的弟弟裴宣机与汝南郡主杨婵,两情相悦,关系进展神速,很可能会在十月完婚。 这是好事,杨铭非常开心,jiejie杨婵与裴宣机今年都是十四岁,虽然早了点,但也属于正常范围。 祖母独孤加罗,就是十四岁嫁给祖父杨坚的,历史上的长孙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
所以像他们这种,不算早婚。 另外,裴淑英在信中还提到,自打杨铭离开大兴之后,她曾十余次前往越公府寻找杨茵绛,但是都被管家以各种借口搪塞过去。 所以裴淑英怀疑,杨茵绛是跟着杨铭去了荆州,根本就不在大兴,要不然,杨茵绛不可能不见她。 她在信中末尾,希望杨铭能尽快给她回复,说什么杨铭如果欺骗她的话,她这辈子都不会再见杨铭一面。 这话说的,好矫情啊......杨铭哭笑不得,你一辈子不见我,对我能造成什么伤害吗? 再说了,你弟弟娶了我jiejie,咱们以后就是亲家,怎么可能见不到? 于是杨铭叫来杨茵绛,将信拿给她看。 杨茵绛读完之后,无奈托腮:「裴淑英的性子直来直去,行事风风火火,你要不给 她回信,她敢来荆州找你。」 杨铭低头吃菜,问道:「那我该怎么回复她呢?」 「这个你不用cao心了,信我来回,」说完,杨茵绛将信件妥善收起。 毫无疑问,除了独孤凤儿之外,自己的又一大竞争对手出现了。 但是杨茵绛却并没有把裴淑英放在心上,因为她非常自信,自己可以完全拿捏对方,因为裴淑英太实在,没有心眼。 杨茵绛拖着腮帮,隔着灯火望着对面的杨铭, 她最喜欢的,就是两人独处的时光,即使没有只言片语,但她仍是享受其中。 ...... 大兴,裴府。 裴淑英已经打定主意,无论杨铭回不回信,她都要去一趟荆州。 她比杨茵绛小一岁,今年十六,在大隋,两人都属于大龄待嫁女。 本来裴矩是希望女儿能在儿子成婚之前,找个合适的郎君嫁出去。 可惜事与愿违,关中豪族都把他家的门槛踏破了,但女儿一个也看不上,而裴矩这辈子,就拿自己闺女没办法。 何况他在旁敲侧击之下,竟然发现自己的女儿心里已经有属意之人,而这个人便是有圣后赐下婚约的河东王杨铭。 看来吾儿眼光也不差吗?当初是抽了哪根筋,看上李德武那小子的? 裴矩在女儿的寝院外驻足良久,望着远处屋内闪烁的灯火,苦笑摇头。 他是不可能让女儿给人做侧室的,就算是杨铭也不行。 洛阳独孤氏?如果不是靠着圣后,独孤家可谓是一无是处,封疆大吏没有,中枢任职的也没有,这样的家族等到圣后百年之后,是很难长久下去的。 因为独孤家以前,跟晋王府也没什么来往,现在晋王成了太子,还是没什么来往。 这就好办了, 事在人为,我就这么一个嫡女,自然要为她此生谋个好归宿。 河东王这小子,绝非池中之物。 大隋建国以来,之所以在与突厥的对抗中始终不落下风,关键在于两个人。 一个是长孙成,一个是裴矩。 裴矩智谋之高,在当今朝堂,不做第二人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