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章 仁寿宫之变(四) (第2/2页)
尊昨夜一切安好,今晨也无不妥,是在刚刚突然驾崩的。 杨广叫来一名御医:「你跟他说。」 御医道:「下臣查看过后,判断至尊是于两日前龙驭宾天。」 元岩面如死灰。 杨广看向元岩,澹澹道:「等着吧,这么大的罪,孤都不能随便就让你死了。」 元岩顿时瘫软在地,被羽林卫给拖了下去。 柳述刚被人拖进来,杨广便摆了摆手:「将他和元岩关在一起,等孤回了大兴,一并治罪。」 接着,杨广令心腹鱼赞立即带人去往濮水镇,通知杨铭进宫。 见到鱼赞的那一刻,杨铭心知大事已定,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这两天来,是他穿越到这方大隋后,最为神经紧绷的两天,他一刻都不敢休息。 心弦放松下来后,杨铭顿时觉得身心一阵疲惫。 吩咐李渊依旧驻扎村庄,杨铭只带了自己的王府部曲,绑着杨勇,跟随鱼赞进入仁寿宫。…. 龙榻前,杨铭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杨广令人给杨勇松绑,一脸暗然道:「休息几天,随我一道扶父皇的灵柩,返回大兴吧。」 杨勇泪流满面,默默点了点头。 尘埃落定。 两天后,百官进入仁寿宫,杨广就此登基,册封太子妃萧氏为皇后,同时宣布大赦天下。 接下来,浩浩荡荡几万大军,在皇帝杨广的统帅下,将大行皇帝杨坚的灵柩送回了大兴。 举办国丧之后,杨坚会被送往太陵安葬,与皇后独孤加罗合葬在一起。 太府寺议定过后,建议至尊的谥号应为「文皇帝」,被杨广采纳。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 总之,文帝这个谥号,一般是给擅于治理天下,在位期间国富民安的皇帝。 至于庙号,因为杨坚曾经封自己的父亲杨忠为太祖皇帝,所以杨坚的庙 号是高祖皇帝。 杨铭再一次穿上了最重的斩衰孝服,因是嫡孙,他得穿三年,期间不得更换齐衰。 大理寺、刑部、御史省介入调查,容华夫人蔡氏、弘政夫人陈氏,被勒令出家。 宣华夫人陈氏,在杨广的授意下,名义上是处死,实际上被带进了皇宫,杨广要让她生不如死。 因柳家、元家势力过于庞大,牵扯太广,杨广要照顾多方面子,所以柳述和元岩的罪名,非常轻,只判了流放岭南。 柳述是真的流放,至于元岩,会死在半路。 杨广亲自安抚自己的meimei杨阿五,希望她能改嫁,但杨阿五刚烈,主动要求与柳述一起流放岭南。 杨广大怒,令人将其软禁府中。 等到杨坚安葬之后,杨广带着妻儿入住大兴宫,成为大隋第二任皇帝。 宇文述接替豫章王杨暕,拜为左卫大将军,封许国公。 郭衍接替裴矩,拜左武卫大将军、封光禄大夫。 杨广改御史省为御史台,封张衡为御史大夫。 杨素重回中枢,仍任尚书左仆射,杨约奉旨返京,接替裴矩,成为内史令。 至于裴矩,改任为门下省黄门侍郎,有铨选之权,也就是说,他可以跳过吏部,直接选拔官员。 七月份,车骑将军屈突通,奉命前往晋阳,召回汉王杨谅。 实际上,早在仁寿宫的时候,杨广便以杨坚的名义假传旨意,想要把杨谅骗回来,结果没有回应。 如今国丧都过去了,杨谅那边还是没有动静,他都没回大兴,给自己的亲爹送葬。 杨铭知道,杨谅这是已经在准备谋反大事了。 这几日朝会,杨广令太府寺商讨杨铭封王的事情,以及准备杨昭册封太子的典礼。 至于老二杨暕,不出意外的话,会袭爵晋王。 亲王封号,以晋、秦、齐、楚最大,因为这四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 其中晋之所以超过秦,是因为晋国在春秋时期是中原霸主,地盘最大,后来分裂成三个国家赵、魏、韩,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 剩下的秦、齐、楚则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三个国家。 杨铭多半会是秦王。 杨茵绛的肚子,已经越来越大,再有两个月便会生产,如果是儿子,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孙了。 这天,李渊带着长子建成,来拜见杨铭。 名为感谢杨铭给儿子牵线搭桥,实际上是感谢杨铭没有把他卖了。 当初去仁寿宫,李渊的表现很不积极,被杨铭扣在身边之后,更是直接躺平,多少有点想要置身事外的意思。 当杨广顺利登基后,李渊可谓是度日如年,就怕当初出工不出力的事情被杨铭给捅出来。 不过昨天杨铭下朝的时候,自己在宫门外偶遇对方,当时杨铭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你欠我一个人情。 李渊当时就知道,自己没事了。. 圆盘大佬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