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一九章 免课税,免授田 (第1/2页)
等到众人离船之后,杨素留了下来。 大船二楼厢房, 陈淑仪在一旁为两人泡茶,杨素特别喜欢喝茶,与精通茶道的陈淑仪有共同话题。 抿了一口茶水后,杨素澹澹笑道:“关东地区多豪族,粮食大部分都在他们手上,你可以借,但不能抢。” 他现在对于杨铭,还是比较了解的,心知杨铭宁愿对门阀动手,也不愿意为难百姓。 想要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只有这两个方面,杨素几乎想都不会想,就会选择从百姓手里征调。 他能惹得起门阀士族中的任何一人,但不敢招惹整个门阀。 杨铭是他的孙女婿,所以他必须要好好规劝,免得杨铭走错了路。 关东,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差不多就是河南山西一带的地方。 杨铭皱眉道:“眼下只是一个河内郡,粮食供应就少了一半,如果其它地方也有这种问题,粮食问题不容乐观。” “其它地方肯定有问题,”杨素笑道:“殿下当初提出的十六策,其中有一条,是保障民夫粮食供应,其实是有些想当然了,粮食永远都是不够的,你就是将四大仓的粮食都征调过来,也不够,殿下信否?”记住网址m.97xiaoshuo 杨铭愣了愣:“请越公解惑。” 杨素微笑点头:“一个馒头是一顿饭,一张胡饼也是一顿饭,四菜一汤还是一顿饭,人的肚子都能装下,只是分饱饥而已,粮食少,吃的就少,粮食多了自然就会多吃,其实是一样的,所以老夫认为,除了石工、瓦匠等力工之外,其它民力,每人每日,三张胡饼足矣。” “三张胡饼?”杨铭愣道:“这也太少了点吧?” 杨素摇头道:“多了,咱们能供应的起吗?三张胡饼,基本可以维持每日消耗,老夫曾经计算过,如果每人每日五张饼,只怕不足四个月,就会断粮,那时又该如何呢?” “殿下不要认为老夫滥用民力,他高颎修大兴城的时候,也是这样,六十万人造东京,六十万张嘴,这些嘴巴平日里都靠自己解决,但现在,统一由朝廷解决,朝廷也难啊。” 杨铭心里清楚,人家这是从实际角度出发,来指点自己,但三张饼,也太说不过去了,怪不得你修仁寿宫死了那么多人。 杨铭知道,他的每一个决策,都要慎之又慎,因为这关乎六十多万人的饮食问题。 “rou食几日一供?”杨铭问道。 杨素道:“十日最佳,每日入夜,加一顿稀粥。” “少是真的少,如果我们跟关中地区的豪族借粮,越公以为能借到多少?”杨铭又问。 杨素忍不住笑道:“我说借粮,不过是担心你强行征调的敷衍之辞,实际上,借粮也不好借,首先,以谁的名义借?朝廷?你没有这个资格,你自己?你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确实,别看杨铭是亲王,真要动世家利益的话,人家可不会任他摆布。 借粮?大家都不傻,谁也知道借出去的东西想要回来,可没那容易,大多情况下是打水漂。 再说了,杨铭也还不起,他不可能以朝廷的名义征调,杨广可没有给他这个权限。 他当初哪能想到,还没到洛阳,就已经有一个天大的问题,摆在他面前,不用说,河东郡窦彦和裴熙载那边,只怕也是这个情况。 见杨铭陷入沉思,杨素好心提醒道:“殿下还是要多顾及自己,你替民夫着想,可没有人替你着想,京师那边,陛下可是等着你交差呢,这个差事办不好,殿下今后在朝堂上,举步维艰。” 人家这话,已经很含蓄了,杨铭知道,东京营造出问题,老爹不会轻饶他,但是粮食供应,似乎已经成了一道无解之题。 关东豪族颇多,首推弘农杨氏、洛阳元氏、洛阳独孤氏、洛阳长孙氏、荥阳郑氏和陈郡袁氏。 这几家,都有大量子弟在朝中入仕,除了袁氏之外,其他都属于关陇贵族集团。 杨铭如果找他们商量其他事情,都好办,借粮?免谈! 正所谓百分之一的人,拥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这些家族的粮食储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不能动。 至于杨铭那点家产,拉过来还不够塞牙缝呢。 杨素以为自己已经将杨铭说动,于是跟一旁的陈淑仪聊起了茶道的问题,殊不知杨铭脑子里,还在打世家的主意, 当然,最大的那几家,他也没胆子动,但是找一些小地主的麻烦,还是可以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收拾地主呢? 一直呆坐到傍晚,杨铭都没有想出一个法子。 掌灯之后,杨铭来到二楼甲板透了透气,听cao船的水手说,今夜会放缓船速,以求在明日午时左右,抵达砥柱山,那里太难走,如果晚上通过,必然出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