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 (第2/2页)
他们,只要不认,他们当无可奈何。” “我看还是算了,”王府长史柳謇之苦笑道:“人一旦交出去,杨雄他们会怎么查问,咱们可不知道,万一用刑,我怕.......” 他怕陈智伟顶不住。 杨暕的幕僚当中,但凡出身好的,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不卖主,谁也不能拿你怎么样。 但是陈智伟本身,是乐户出身,手底下原本经营着好几个乐伎班子,擅逢迎巴结,但是没有风骨,说白了就是个软骨头。 不像柳謇之这样有家族做后台,刑部大理寺多少会顾忌一些。 至于陈智伟,梁毗、杨汪不清楚,但杨雄肯定会用刑的,因为这件事一开始,就是因为拐了人家的外孙女。 “瞧瞧你惹的祸,”杨暕一脚将陈智伟踹翻在地。 事实上,他对姓陈的,颇为宠幸,因为这个人,总是能给他带来一些惊喜。 什么叫惊喜,当然是符合杨暕胃口的东西。 杨暕眯眼沉思片刻,朝卫士道: “告诉杨雄,想要人,拿点真凭实据出来,妓女之词也敢湖弄本王,开皇律没有背熟的话,让他再回去看一遍。” “不可!”柳謇之赶忙阻住即将离开的卫士,吩咐道: “你出去转告刑部的人,就说陈智伟有公务缠身,无法脱身,有什么事情需要查问,让他们进来问。” 柳謇之做为杨暕的首席幕僚,王府长史,当然不希望杨暕和观王闹掰,毕竟杨暕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杨雄就已经是大隋中枢,权柄最高的几位大老之一了。
而且他也清楚,刑部的人不会进来问,就算进来,有他们压阵,刑部也别想问出什么。 这时候,通传的卫士又看向杨暕,杨暕点头之后,对方才起身出去转告。 ...... 署衙内,得到下属禀报的杨雄等人,丝毫没有觉得意外,杨暕如果放人,那才叫意外。 梁毗说道:“事情应该就是这样了,我们再等一等京师那边的消息,看看他们有没有查到杀人者的踪迹,几百人逃进关中,不可能留不下蛛丝马迹。” 查什么查?难道非得把秦王揪出来吗?面对梁毗期盼的眼神,杨雄沉默不语。 来之前,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绝对不能往秦王身上扯,而杨雄的立场,也是如此。 正如梁毗所言,几百人进关中,只要是用心查,肯定能查出来,所以他不能拖了,万一那边真的查出来,可就不好办了。 于是他道:“本王的意思,是先将眼下查到的东西,如实上奏陛下,等到旨意之后,咱们再安排下一步。” 梁毗皱了皱眉,没有说话,目光看向杨汪,寻求他的意思。 杨汪点头道:“我赞成观王的意思,毕竟这件事牵扯到了皇子,陛下心意如何,咱们并不知道,所以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梁毗没什么好说的了,也只能勉强同意。 ....... 京师, 负责调查齐王幕僚被杀一事的人,是大理寺卿郑善果,大隋的规矩就是这样,平民的桉子县衙查,官员的桉子刑部查,事关勋爵尊贵者,大理寺查。 郑善果三十七岁做到了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一来与祖上有关,再者,能力出众。 他很快,就查到了一些关键线索。 但是他很聪明,没有与任何人说,而是偷偷于傍晚,拜见长公主杨丽华。 因为他的父亲郑诚,是北周时期的开封县公,所以他们家属于北周元老派,而元老派自打大隋开国以来,便以杨丽华马首是瞻。 杨丽华在得知事情经过之后,皱眉在厅内踱步良久,随后缓缓道: “此乃陛下家事,不可外传。” 郑善果道:“长公主放心,这件事我查的很隐秘,不会泄露出去,但又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才来此叨扰殿下,盼望寻一良策应对。” “那些人,真的是杨铭的人?”杨丽华皱眉道。 郑善果点头道:“错不了,虽然出入记录已经被做过手脚,但是人还是可以认出来的,我查访过当天所有的临街店铺及路边商贩,包括各里坊中的坊吏,基本可以确定,人就是秦王府的。” “杨铭可真不小心,”杨丽华忍不住笑道:“装傻吧,这种事不要乱掺和。” 换源app】 郑善果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点头道:“臣也是这个意思,但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毕竟欺瞒陛下,怕是......” “不用怕,”杨丽华转过脸来,神情冷峻道:“该装湖涂的时候,要学会装湖涂,你查不清楚,陛下最多责怪你办事不利,但你若是捅出来,陛下不会将秦王怎么样,但是秦王会将你怎么样,那就说不准了。” 郑善一愣,赶忙道:“臣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