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见弟见娘,真情流露(求追读) (第2/2页)
/br> “你二哥短剑下他命赴阳台——” “儿三哥马踏如泥块——” “我的儿你失落番邦一十五载未曾回来——” 只见翟玉墨手持着龙头拐杖,一脸悲愤的开口唱着,唱到这一句长唱词的时候,一口气抑扬顿挫,干板剁字,听得台下的戏迷们也是再次掌声雷动! 这一句十六个字的唱词,在京剧的台词中可谓是十分的罕见! 要知道,基本上大部分京剧的戏词都是七个字,或者是十个字,而这一段唱词完全不符合这个规律! 其实这更符合佘太君的心态,看到自己早就以为死了的四郎回来了,欢喜的同时,也对其他几个儿子的遭遇痛不欲生,怎么可能表达的那么通顺! “惟有儿五弟把性情改——” “削发为僧出家在五台——” “儿六弟镇守三关为元帅——” “最可叹你七弟他被潘洪就绑在芭蕉树上乱箭穿身无处葬埋——” 这一段唱词之所以能够成为老旦的名场面,就是因为这两个长唱词的所在,对于老旦演员的气息和唱功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不但要一气呵成,而且气息不能弱,最重要的是还要兼顾情感,将那种恨之入骨的情绪表达出来! 而翟玉墨不愧是名家之徒,将这一段唱词表现的是非常的精彩,尤其是这一段唱,声音中微微带着一丝哭腔,更是将佘太君此时的悲愤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唱完这一句之后,翟玉墨扭过头来,看着正在用衣袖抹眼泪的杨四郎,悲声唱道, “娘只说我的儿——” “今何在,延辉我的儿啊——” “哪阵风将儿你吹回来——” 西皮导板加上哭头,真真的是让人心碎! 当年这出戏在特殊时期被禁演,后来因为在弯弯省演出的时候,就是这一折戏,让那些老兵们感同身受,想到了在内陆的母亲,一时间,台下哭声一片,比台上的演出要精彩多了! 看到这出戏竟然有这样的效果,《四郎探母》这出戏才真正的被放开了! 自古能够打动人的,唯有真情实感! 《四郎探母》这出戏里的很多剧情根本经不起推敲,有不少人都表示这出戏不但流毒很深,而且剧情硬伤特别多,说明当年编写这出戏的人,水平也有限,希望能够禁止演出! 但是,《四郎探母》和其他一些经典剧目能够传承到如今,经久不衰的最大原因,并非是剧情,而是其中的真情实感! 自古唯有真情才能动人心! 《四郎探母》中的兄弟情,母子情,和后面的夫妻情,都是有着很深的寓意。 杨四郎接下来跟佘太君讲述着自己这么多年来在番邦的经历,更说明了自己在番邦已经成亲。 佘太君听闻此事,赶紧询问铁镜公主是否贤良,在得知铁镜公主又可爱又贤良,这才放心。 但是,佘太君转念,也是哀叹一声,唱道, “我儿失落番邦外——” “你妻未曾傍妆台——” 你失落番邦,音信全无,伱的妻子从此再也没有照过镜子化过妆! 一句话,听得杨四郎是愧疚不已,赶紧询问杨八姐杨九妹,得知自己的发妻竟然就在后面,这个时候,就表现出了杨四郎的急切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