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求订阅) (第3/3页)
也就不愿意将别人的爹当成是自己的亲爹。同时自己已经是皇帝了,为什么还不能将自己的亲爹当成是亲爹,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当这个皇帝干什么?于是,两派之间也就有这样的一个政治斗争。杨慎自然是支持老爹杨廷和的观点,当然,在那个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支持杨廷和的观点。”
这里面到底哪个对,一直以来都有争论。 有的说杨廷和这边的观点对。 因为按法理,各个朝代历来也是这么做的。 堂弟不是亲弟,他其实在继承上是有问题的。 也有的说是明世宗做的正确。 因为明世宗已经当了皇帝,你总是跟皇帝过意不去,这不是作死吗? 但不管谁对谁错,这都是一场政治斗争。 “原本这样的争论也没有什么,因为当时明世宗还小,也还没有控制住朝廷。随着时世宗长大,在他渐渐控制住朝廷的时候,他就与杨廷和一派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最终,杨廷和这一派失败。杨慎当时在政治斗争当中激动的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是今日,然后约了一众同僚在金水桥南,其他一些官员得知消息,随后二百二十九人到左顺门前候旨,从早上到中午都不退去。 “世宗大怒,下令逮捕五品以下的官员如杨慎等一百三十四人入诏狱,加以廷杖。当时杨慎的官职还不高,十七日就被廷杖一次,打得半死;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差点死去,最终流放到云南。” 江宁大概的讲了一下关于“大礼议”这个问题。 接着。 江宁继续说道:“虽然被流放到了云南,但杨慎仍然无比的关心国事。若看到贪官污吏,他时常写信给云南巡抚。当时附近有一位叫做“凤朝文”带着一伙人作乱,杨慎亲自带领家僮和步兵一百多人,平定了这一场作乱。只是虽然杨慎心系国家,但明世宗却非常痛恨杨廷和和杨慎,并时常问两人的情况。只要听到杨廷和和杨慎生病,明世宗就很高兴。也正因此,明世宗先后宣布了六次大赦,可一直以来都没有赦免杨慎。” “甚至当杨慎年满60岁时,按当时明朝法律。60岁后,就可以赎身回家,但没有人受理,杨慎仍然一直留在云南,没能返回四川老家。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之下,杨慎回到了老家。可又被检举揭发,随即杨慎又被押回到了云南。直到杨慎72岁,大限将至,杨慎仍没有返回到家乡,最终死于云南。” …… 一个小时。 江宁将杨慎的经历讲完。 不少网友不免吁嘘:“看来杨慎也是一个苦命人,中了状元最后竟然老死他乡。” “没办法,政治斗争牺牲的人物。” 只是这般说完。 不少网友却是说道:“江宁老师,您讲了这么多,可没有见到杨慎多么的有才啊。” 毕竟。 江宁之前可是说杨慎是明朝四大才子之首。 就连唐伯虎,也才还是江南,亦或是吴中四大才子之首。 明显。 从名头上来看,杨慎更有含金量。 当然。 如果是以杨慎成为状元来说,也确实比之唐伯虎更有含金量。 但这个怎么说呢? 如果杨慎没有啥背景,或许这个状元大家都不会太过于质疑。 可杨慎却是杨廷和的儿子。 如此高官的儿子,这里面有没有问题? 这就值得怀疑了。 而且历来科举都不是一个特别公平的考试。 唐朝时期基本上是被那些士家大族,皇亲国戚把控着状元,甚至是进士名额。 普通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 可现在江宁讲了这么久杨慎,众人却并没有发现杨慎特别天才的地方。 至少。 好像比起来,眼前的这个杨慎没有唐伯虎厉害。 人家唐伯虎不只成为了绘画大家,而且写得诗也很好。 可杨慎江宁一直说他有才华,可才华体现在哪呢? 对于此。 江宁却是微微一笑:“我知道大家会这么问。既然大家问了,我便拿出杨慎先生写过的一首词与大家分享一下。” “等等,江宁老师,您是说,杨慎是明朝四大才子之首,就靠一首词。” “也不能这样说。” 江宁摇了摇头,但却又说道:“杨慎的才华还体现了其他很多的方面,但是,其他一些不太好举例。比如,他写的文章,他写得文章很有唐宋风韵。但如果拿出来的话,讲解起来也困难。所以,我就举例他写的一首词。当然了,你们说的仅凭一首词……我觉得,就算是光凭这一首词,问鼎明朝四大才子之首,也不是难事。” “我去,江宁老师,这是不是太狂了。一首词,有这么吊?” “就有这么吊。” “我不信。” “那且看。” 说罢。 江宁拿出了纸与笔,写下标题:“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