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174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求订阅) (第3/3页)

作,估计李时珍是谁大家都不知道。

    比如草部,他又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十一类。

    台下一众学子激动的问道。

    没有并不是说李时珍不在了。

    是的。

    “当看到这一些,李时珍却是深刻的明白了。中国地貌非常之大,各种古书记录草药,以及医生对于草药方面的识别这一块上,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的因为两种草药的名字一样,进而医死了人。有的虽然草药的名字不一样,但他们的长相一样,抓错了药,也导致出了许多的问题。”

    众人咂舌。

    不需要江宁解释。

    但是。

    其实前面李时珍的一些事迹,才是没有太多值得记载的。

    “江宁老师,我觉得应该还要有微笑。”

    “这本书啊……”

    这样的一部恢弘巨作,光靠李时珍一人是完成不了的。

    “李时珍出生于湖北,他的祖父是一位草药医生,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的名医。不过虽然是名医,比起出仕,医生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开始的时候,李言闻并不想李时珍学医,想让他考取功名。因为李时珍幼年读书读得非常好,14岁的时候,李时珍就考取了秀才。可李时珍对于功名并不是很感兴趣,在他连续三次会试落榜之后,他便弃儒学医。”

    江宁却是说道:“我应该说,医生除了这一些,是否会有更高的追求?”

    但他,一定是一位负责任的医生。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

    江宁停了一下,转头看向众人:“各位同学,如果是你们,们碰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样?”

    “从李时珍1552年着手编写,到1578年,李时珍用了27年。”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本草纲目》具体的价值。

    这同样不是江宁要说的重点。

    “明代之前,有记载草药1500多种。每种的名字,特性,药理,体貌……又都完全不一样。而且,如果你要作书的话,你必需将这1500多种草药每一种都重新梳理一遍。因为,在这里面很有可能就有记载出错,最后导致医死人的情况。”

    “叫做本草纲目。”

    江宁继续说道:“虽然亲自尝试草药,这是对于病人负责,也是体现大医精诚之心。但这也只能说明,李时珍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医生。可是,当一位医生,仅仅只是有责任感就够了吗?各位同学,你们觉得,医生除了医术高明,有责任感之外,他还需要有什么样的品质?”

    “可纵然如此,李时珍仍然与徐霞客一样,散发出了他的光彩。我们还得从头开始说起……”

    那就没有了。

    他们又哪里不知道这样的规模有多大。

    “上面这两则故事,只不过是证明李时珍的医术。这不能算得了什么,因为,在历史当中,有不少介绍一些神奇医术的。甚至,还有许多比之李时珍还要神奇。但李时珍与其他的医者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比得不是什么医术高低。李时珍除了医术高明之外,他对于草药亦是非常的关切。

    众人对于李时珍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印像了。

    这时又有一位同学说道。

    表格之首例出了水,火,土,金石……等各部。

    这一部作品,除了李时珍编著之外,他的弟子,他的儿子……等等一系列人,都参与了编著。

    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回答。

    如果江宁只讲李时珍是一位有名的医生,或者是一位医术很厉害的医生,估计大家不感冒。

    “李时珍成书之后,他找到了当地最大的书商。书商老板看过《本草纲目》之后,无比之欣赏。并叹为惶惶巨作。可虽然如此,因为要出版这样的一部巨作,哪怕就是出版100套,他们都要巨亏。最终,这位当地的最大书商拒绝了李时珍的出版。”

    江宁叹了一口气。

    然后很是“有意的”对着众人说道:“有的时候啊,不是什么作品,他都能传下来。也不是什么巨作,他都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