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20章:这位少年,可能永远活在18岁。(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这位少年,可能永远活在18岁。(求订阅) (第2/3页)

>    掌声,又是送上。

    虽然这一些都是推测。

    但是。

    这样的推测却更为的有意义。

    同时。

    这样的推测也让大家对于这幅青绿山水,有了更多的了解。

    ……

    “江宁老师不愧是江宁老师,您的这一个推测,我很佩服。”

    方宏敏佩服的说道。

    不过对此,江宁却是摇摇头:“其实呢,这不仅仅是推测。毕竟,推测再有逻辑,这也不是证据。我们也不能说我们的推测有道理,就认为这幅画作的创作者是一位18岁的少年。”

    “那江宁老师,难道您还有其他的证据不成?”

    丘少林问道。

    “丘老师,别急,要挖掘这位创作者的身份,得要详细讲解。”

    丘少林哈哈大笑:“我这不是着急嘛,你是不知道,身为故宫博物馆的馆长,虽说这幅画作是我们博物馆的国宝级画作,但每一次有人问及这幅作品是谁画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让众人也是笑了起来。

    确实也是。

    如此重要的作品,你竟然说不知道是谁画的,当真有一些尴尬。

    “丘馆长,其实刚才您说的,据说这幅作品是宋徽宗创作的,我觉得这方面的推理也很有逻辑。”

    “江宁老师,您别告诉我,你也觉得这幅作品是宋徽宗创作的?”

    “没有。”

    江宁摇摇头:“我并不认为这幅作品是宋徽宗创作的,但是,我觉得这幅作品与宋徽宗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丘少林也是说道:“答案就在于这幅作品的纸张与所用的颜料。这幅作品的纸张,叫做澄心堂纸。澄心堂是南唐皇宫的一处藏书名字,在这个地方制作出来的纸张,就叫做澄心堂纸。同时澄心堂纸也被称之为南唐文房三宝之一,也被评为中国最好的纸。后来南唐被宋灭亡,澄心堂纸的技术就被宋朝掌握。而宋朝皇帝很喜欢用澄心堂纸,宋徽宗有不少名画,用的纸张也是澄心堂纸。”

    “所以,这样的纸张一般是皇氏,或者是极为重要的大臣才能使用,他很少流落于民间。另外,除了用纸,这幅青绿山水图,他的颜料也不是一般民间颜料可以得到。他这一些颜料方面,有非常多的工序。同时价格也非常昂贵。”

    “我也补充一点。”

    这时。

    方宏敏也是说道:“再从这幅作品的绘画技法上,他还是有一定宋徽宗风格的。所以,之前有传说这幅作品是宋徽宗所作,我也认为是有道理的。”

    “丘馆长,方老师,厉害。”

    江宁也是佩服的说道。

    两位也是高人。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幅画是谁创作的。

    但通过纸张,颜料,以及绘画技法上,却是看出了很多的内容。

    只是到底不知道是谁创作,有的时候,始终无法揭开真正的创作者是谁。

    “不过我现在并不认为这是宋徽宗创作的了。”

    方宏敏继续说道:“一方面是江宁老师刚才说的那位18岁的少年,我觉得这个逻辑更为自洽。另一方面,虽然从技法上,我觉得这幅作品的技法有一些与宋徽宗有一些相象,但到底不一样。而且,当时宋徽宗是皇帝,又是一个如此有才的皇帝,有很多人模仿他的风格,这很正常。”

    “那会不会是宣和画院的学生模仿呢?”

    江宁这时给出了一点提示。

    “宣和画院?”

    方宏敏一愣。

    随后又是一震。

    做为国画高手,方宏敏自然知道宣和画院。

    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

    宣和画院,正是宋徽宗创建的画院。

    在画院里面,宋徽宗网罗了一大堆的绘画高手。

    同时,还有一众绘画学徒。

    “江宁老师,您是说,这幅作品有可能是宋徽宗开设宣和画院,里面的绘画学徒创作而成?”

    显然。

    丘少林也瞬间明白了江宁的意思。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加上之前的推理,那就更说得通了。

    一个是年龄18岁。

    如果不是这样的年龄,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

    另一个。

    绘画技术有一些像宋徽宗的风格。

    显然。

    在宣和画院,肯定会有一些绘画学徒受到了宋徽宗的影响。

    甚至会有不少学徒受到宋徽宗的影响。

    还有一个是纸张与颜料,这都不是民间可以得到的,这必然是在皇宫以及重要的大臣府邸。

    如此来看,宣和画院,是为最佳出处。

    “是的。”

    江宁额首:

    “那到底是谁呢?”

    丘少林又一次回道。

    “到底是谁啊……”

    江宁将目光放到了前面的青绿山水画作当中:“从画作中的提字来看,我们无法判定到底是谁。但是,我们可以看这里面的印章。”

    “江宁老师,这幅画作里面有太多印章了,大部分是收藏者的印章。比如,蔡京的印章。”

    “对,蔡京应该也是收藏了这一幅画,所以,这才用上了自己的印章。”

    电视机前,镜头对准了这幅画卷里面一系列的印章。

    这位蔡京,正是北宋臣相,也是著名的jianian臣。

    这个jianian臣是坐实了的,与之前王安石变法的几位“jianian臣”不一样,基本上没有人可以翻案。

    江宁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而我们又知道,这幅作品产生的年代,就是北宋年间。那么,做为北宋丞相的蔡京就有非常大的可能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可是,蔡京也没有告诉我们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