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来一首辛弃疾的元宵词。(求订阅) (第2/3页)
等。” “吸溜……” 众人的口水,已经开始不断的往下流。 “妈蛋,江宁老师,不准放毒。” “再放毒,我灭了你。” “啊啊啊,看得好难受,我想吃烧烤,我想吃烧烤。” 见此。 江宁赶紧说道:“行吧,行吧,下次我再搞个美食直播。我们接下去再讲大宋朝的娱乐。” “这个行,不能再讲吃的了,再讲吃的,我都口水一地了。讲娱乐,我喜欢。” “对对对,江宁老师,大宋朝还有什么娱乐?” 不少人纷纷又是问道:“比如,逛妓院。” “我……” 众人差点喷水。 “尼玛,江宁老师,您别这样,又来这个。” 江宁摊了摊手:“这本来就是嘛。” 不过说完,看到一众网友被气着,江宁便说道:“开玩笑的啦。这个逛妓院也不能天天逛是吧,再说,这个地方消费不轻,一般老百姓哪里有这么多的闲钱。而大宋朝的娱乐方式,那可多着呢。一般大宋朝的老百姓,最常去的地方是瓦子与勾栏。” “瓦子和勾栏是什么?” “瓦子其实有一些像之前我们讲的综合体商城,就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固定的游乐场。在这个游乐场里面,他有一系列的娱乐休闲的服务。而勾栏,就是一些民间杂技。这一些杂技有的是不固定的场所,有的是固定场所。固定场所的话,他可能会开在瓦子里面。” “在大宋朝,光是瓦子就有一系列知名瓦子。如,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瓦子、中瓦、里瓦、州西瓦子、保康瓦子、州北瓦子。每个瓦子内都有几座甚至十几座勾栏,每座勾栏内又有几个看棚,大的看棚可容纳数千人。” “而这一些勾栏表演的项目,有说唱,皮影戏,猴戏,歌舞,说书,还有喷火,各类气功,舞刀舞剑,马球……包括相扑。” 说着,江宁还画出了大宋朝的相扑比赛的画面。 只是这让众人一愣:“江宁老师,相扑不是小日子的吗?” “这可不是哦。” 江宁说道:“相扑是中国的,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时名为“角抵”,带有武术性质。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相扑一开始跟武术并没有严格分开的,但到了宋代,相扑从武术中分化出来,只扑不打,更不许踢脚,比赛的规则,那就是将对方扳倒为胜,这便有一些像竞技了,现代相扑的规则也跟这差不多。在唐代的时候,传到了日本。” “原来如此,谢谢江宁老师,又是大长了知识。” 鲜花又是纷纷送上。 这不。 知识又来了吧。 “虽然这一些杂技只是娱乐的,但是,在这里面,也有一系列的杂技明星。” “这还能诞生明星?” “可以啊。” 江宁点点头:“这就像现代我们的明星一样,一些唱歌的,演电影的,跳舞的,都可以成为明星。在大宋朝,有一位明星却是家喻户晓。” “那是谁?” “李师师。” 江宁在画纸上,画出了一位美妙的女子。 “李师师是谁。” “这个李师师啊,他在正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更多的是野史传闻。据说,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父母双亡的她因此流露街头,一位李姓歌妓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其中,李师师的小唱犹为知名。” “咦,好像江宁老师您讲水浒的时候,讲过这个李师师。” “对,讲过,但历史当中确实有这位明星。” “江宁老师,那什么又是小唱?” “小唱就是清乐的一种,相当于宋朝时期的流行音乐。演唱的方式是艺人手持拍板,演唱各种宋朝时的俚语乐曲。因为这种乐曲很接地气,也很有生活气息,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不只是一些有钱人喜欢捧李师师的场,一些名人才子,都喜欢捧李师师的场。像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名人,都曾经与李师师交往过。甚至,就连宋徽宗都因为李师师,偷偷的前去了听曲……” “我的乖乖,宋徽宗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