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30章: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求订阅) (第2/3页)

石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李清照与王安石还有关系了?”

    “是的。”

    江宁点头:“李清照的老师晁补之,他其实是李清照外公meimei的儿。而晁补之的姑姑又嫁给了曾巩,也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巩有一个meimei,他嫁给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所以,李清照又与曾巩,王安石有一丝关系。”

    “好吧……我都不知道怎么评价李清照这背景了。”

    看看这样的背景。

    即有文人,又有当朝宰相。

    而且宰相不只一个,有多个,甚至几个宰相都是实权宰相,除了皇帝之外,就他们了。

    再加上一大堆的文豪关系。

    这样的背景,当真是恐怕除了将皇帝搬出来,才可能压一压李清照的家世了。

    虽然王安石,曾巩……一类与李清照说亲戚关系,这已经比较疏远了。

    但虽然不算特别的亲戚,是亲戚的亲戚,但大家各自认识,关系也非常好。

    ……

    “李清照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她自小在词方面,却有异常的天赋。”

    之所以江宁要讲李清照的家世背景。

    一方面是未来李清照碰到麻烦,她的一众关系网都帮助了她。

    另一个。

    也是因为出身于这样的豪门,世家,这才有这样的精力,这样的水平,去对词作进行研究。

    “李清照的父亲对于李清照的学习很下本钱,除了让李清照拜访名师之外,还比较放养李清照的天性。所以,李清照自小很调皮,喜欢喝酒,也喜欢逛街,喜欢在元宵节的时候与友人去开封府吃饭,买东西,逛勾栏,还喜欢唱小曲,更喜欢打马牌。”

    “马牌是啥?”

    “似乎于飞行棋差不多的牌类,反正就是和我们现在打牌差不多,也可以认为是打麻将。”

    “我去,这是吃喝嫖赌,样样具全啊。”

    “吃喝赌有,但嫖……应该没有吧。”

    江宁摇了摇头。

    “所以一方面李清照有这个文学基因,另一方面又家世很好,同时不羁小节,这也让李清照在文学上能够尽情的释放自己的个性。”

    不过这时,一众粉丝问了:“江宁老师,那么这个李清照到底水平怎么样?”

    “水平啊,大家来评论一下。”

    江宁继续说道:“李清照16岁的时候,因为李清照自小很调皮,也很爱玩,更喜欢喝酒。甚至很多时候都会喝醉,一次,李清照在自家院子里的海棠花前喝醉了,第二天醒来,李清照看到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暴雨,于是她就问侍女,海棠花乡怎么样了。侍女说,海棠花还是那个样子。但李清照再去院子里查了一下,却是对侍女说,你个粗心的丫头,园中的海棠花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对。为此,李清照就将这天的对话,写成了一首词,叫做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当江宁念出这一首《如梦令》后,直播间一众粉丝,全都目瞪口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绝了。”

    “有才,确实有才。”

    众人之前还以为江宁这是吹的。

    毕竟。

    古代有几个女子有才?

    古代很多女子连大字都不认识,别说有才了。

    哪怕李清照出身世家,但她的有才,绝对比不了那些著名的宋朝才子。

    但这一首词一出,众人却是发现,李清照写词的水平,比之一众宋词也没差到哪去。

    甚至。

    还是宋词里面的经典之作。

    ……

    “江宁老师,这真是李清照16岁时候所作的?”

    “是的。”

    江宁确认的点头。

    事实上。

    从这一首词作当中就可以看出。

    这首词的风格就比较活泼,没有一丝老沉之气。

    这也对应李清照16岁的年纪。

    反倒是年纪越大的,越是写不出这样气息的作品。

    “自此,李清照凭借这一首如梦今,一时轰动了整个京师。只是,虽然李清照写的这一首如梦令非常好,但是,也有人持批评态度。特别是北宋一些老学究,他们始终认为,女子应该在家里从事的是织绣,种种花什么的……哪怕就是有才,也不应该将闺中趣事写出来。只是李清照却不为所动,又是写了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与第一首如梦令相比,这同样是一篇千古名篇。

    同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