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求订阅) (第1/3页)
“江宁老师,这好像与史书上写的文天祥差不多。” 有粉丝在直播间提问。 “是的,但史书并没有怎么写文天祥3年补捕的生涯是怎么过的。” 江宁点头,继续说道:“文天祥被捕之后,元朝官员张弘范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拒绝,为了表明自己拒绝投降之志,文天祥写了一首诗交给了张弘范。这首诗的名称,叫做《过零丁洋》。” 零丁洋就是伶丁洋,这是广省珠江口。 而为什么叫过零丁洋,那就是因为文天祥被捕在船上,经过了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江宁开口念出了这一首诗的前四句。 相对来说。 前四句写得还可以。 他说的是目前文天祥所处的环境。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考中进士,本以为可以为朝廷效力,可现在国家就像飘絮一样,随时都要结束。 而他的事业也跟随着国家,就像雨中无限的浮萍。 只是这前四句只是相对来说可以,但比起一些经典诗作,这首诗就一般了。 不过这一首诗并没有结束。 江宁继续念道: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果说前面四句或许只是一般。 甚至可以说,哪怕就是前面六句,也没有那么的出众。 但。 有的一些诗,他只需要一两句,那就足够流传。 这一首诗正是如此。 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句话,可谓是瞬间让直播间沸腾了起来。 “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总会有一死的,但有的人死得没有价值,有的人死得还留下骂名。但是,如果能够名垂史册,哪怕就是死,我也愿意。” “所以,这就是文天祥为什么不投降的原因。” 众人有些激动。 这个时候。 他们看到了一位大宋朝丞相的脊梁。 而现场,一众游客,观众,听到这一句,更是激动的叫了起来。 “江宁老师,讲得好。” “没想到文天祥竟然如此傲骨。” “南宋终于雄起了一回,虽然,文天祥最后还是死了。但是,如果连死都不怕,又有谁可以怕的呢?” 掌声,不断的涌来。 江宁只是一个开头,众人对于文天祥,却是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 江宁则继续说道:“张弘范看到这一首诗后,暗自心惊,说道,你写的这首诗不错,那我就收藏了吧。随后,也就不再逼文天祥。不过,文天祥虽然不怕死,但蒙古统治者一直觉得文天祥是一个人材,希望他投降能够为蒙古效力。很快,在蒙古的入侵之下,南宋小朝庭也灭亡了。这时,张弘范又来劝文天祥投降。文天祥便说,国家灭亡了,做为臣子竟然不能够补救,那还不如死了算了,怎么敢有二心苟且偷生呢。随即,张弘范便将文天祥送到了京师。” “当时元世祖消灭了南宋之后,他想收集全国的人才为我所有。有不少降服元朝的汉臣对忽必烈说,南人中没有人比得上文天祥的。于是忽必烈又派人去劝降文天祥,但文天祥始终还是不愿意投降。为此,忽必略又将宋朝的皇后招来,劝文天祥投降,但文天降仍然不投降。” “又过了一段时间,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meimei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rou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写完便泪流满面。” 说到这里,江宁也是无比的感慨。 虽然文天祥是南宋最后的骨气。 可是。 骨气换来的,也是一系列的血泪。 他自己可以死。 他自己也不怕死。 可是。 他的家人,妻子,女儿……全都遭受到如此的后果。 但文天祥又能怎么样? “我也是做父亲的,我能够感受到文天祥的痛苦。” “是啊,同是做父亲的,看到这个,心都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