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阁老_第二百四十六章 赵燧朝着大同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六章 赵燧朝着大同来了 (第2/2页)

的膛线问题,寻常问题走程序,重大且紧急的问题走专项小组。

    小组的成员从各个部门里抽调,集思广益的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论功行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种管理的好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门里好大喜功,或是强权作大的局面出现。

    想晋升就多立功,就能在自己的部门里出人头地。就算部门里有个绝顶高手,也不意味着没法强过他。

    实验室需要的就是这种管理模式,后来证明秦墨的提议是对的。人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出,一时间实验室发展极为迅速。

    管理终究是还是人的管理,秦墨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三个实验室没用多久就完成了转型。

    实验室的问题一解决,秦墨顿时就闲了下来。

    发展了大同的经济,更多的是为了抵御鞑靼的进攻。在鞑靼还没死心之前,秦墨一刻也没放松警惕。

    他不相信达延汗那样的人物会放弃对大同的报复,自己杀了他一个儿子,为数不多的济农。

    在达延汗二十年的征战之后,实现了草原东部的统一,并享有的草原中兴之主的美誉。

    其治理的办法也非常的简单粗暴,让自己的儿子去当济农。

    原本瓦剌是以太师制度进行御下的,但达延汗掌权之后直接废除了太师制度,启用了传统的济农制度。

    所谓济农就是大汗的副手,大汗的左膀右臂。一般来说,济农都是由大汗的嫡长子担任的。

    达延汗封了两个济农,分别是自己的嫡长子与次子。

    而死在秦墨手中的就是次子,军队的旗帜也被大明军队给夺走了,但凡是个男人就不会咽下这口气。

    北边得防着鞑靼,向南又得防着朝廷里刘瑾背刺。目前秦墨已经下令断绝了所有和刘瑾的联系,做出了一副好臣子的做派。

    朝廷里风云再起,四川大宁起义,江西东乡起义,山东杨虎起义,河北霸州刘六刘七起义。

    一开始刘六刘七人数少胆子也小,只是抢掠财物并不伤人。后来收获了一个狗头军师秀才赵燧,顿时功力大增。

    赵燧也叫赵疯子,霸州人士。此人能文能武,就是文不成武不就,但对于初期的刘六刘七两兄弟来说,赵燧无异于就是他们开出的卧龙级的SSR谋士卡。

    那日风和日丽,起义军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河北霸州横行。打着造反的旗号,却没胆子对皇帝下手。

    人数少只能干点劫财的买卖,为了面子好过还宣扬不伤人的理念。而在河边方便的赵燧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起义军直接抓了,直接拎到了刘六刘七两兄弟的面前。

    两兄弟看着眼前的肌rou书生也懵了,心道这人什么来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读书人啊?

    赵燧原本落魄失意,站在河边迎风尿尿,谁知道下游站了两个起义军士兵在取水。

    见状大怒,意图jianian此人女卷,赵燧也是毫不客气直接动手。动静太大,附近的人赶了过来将其用绳子绑住,送到了老大的面前。

    刘家两兄贵面面相觑,正想着怎么处置这书生的时候,赵燧直接暴力解开绳索,对着刘六刘七就是一顿数落。

    小嘴叭叭叭的一顿输出,刘六刘七没什么文化,但是和那个时代的土匪一样尊重文化人尊重大夫。

    非但没有处罚赵燧,还积极拉他入伙。那场面就差点要杀鸡取血拜把子,后来又拉来一个叫刘惠的合伙人,四个人索性拜了把子。

    刘家两兄弟也没看走眼,这赵燧虽然读书没几把刷子,造反倒是一把好手。估计是读书太苦,没事就爱看造反书籍。

    他提出优待投降官吏及儒生、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等政治、军事主张。说白了,就是转移百姓矛盾,干死官吏!

    借此到处谋取百姓支持,利用人数优势玩大规模的游走策略,到了一个地方就吸血补充人数,再接着莽。

    此举果然奏效,大批人马与百姓投贼,山东的杨虎起义军也有意和刘六刘七的起义军汇合,意图组成更大的势力。

    眼看着刘六刘七逼近京城,还打出了“建国扶贤”的口号,朝廷终于慌了。他们倒不是担心他们建国,一群粗胚子干着土匪的活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这也是农民起义普遍存在的弱点,没有明确的纲领,没有统一的理想,也没有严密的纪律。

    说白了,什么建国扶贤就是一句空话。

    起义军玩的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你起义我也起义,大家一起抢富人的钱,用这笔钱到处打仗。

    到一个地方抢一个地方,看似很爽也很正义。但是他们真的代表了底层的劳苦百姓吗?

    并没有,他们只是做了土匪的事情,是大土匪。

    本质还是劫掠富人豪绅积攒的财富,靠着这些钱笼络更多人的加入,那些活不下去的或是纯粹的恶人都投了起义军。

    一群人打着造反的旗号到处抢劫,分钱给穷人,但也只是九牛一毛的分。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了击鼓传花,就像滚雪球一样没法停下来。

    起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每一次行军都要烧钱,烧大量的钱。他们前行目的还是抢劫,抢劫供给队伍行进。

    这种起义行为并非毫无意义,只是注定要失败。因为图一时爽的起义,无异于饮鸩止渴。

    他们伤害的是底层老百姓的利益,看似只抢劫豪绅的钱财,却没有剥夺豪绅的生产工具。

    并没有认识到造成百姓活不下去问题是田地分配不公,百姓失去了自己的田地,没办法活下去。

    等到起义失败了,一切该怎么样还是朝着怎么样,甚至变本加厉的被剥削。但起义军哪里管那么多,有酒有rou就够了。

    京城慌了,刘六刘七带着人马逼近了京城。

    山西也慌了,因为赵燧与杨虎带着人进入了山西境内,看前进的方向似乎是大同?

    当得知这一情况后,山西的官员立刻上报了朝廷,朝廷更不澹定了。特么,这群人是想和云中侯这个大反贼联手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