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国势衰颓  (第1/3页)
    两人一聊,就聊了一个晚上。    花了一夜时间,总算是敲定了提亲的各种礼节。    至此,孙思文总算才安心去睡。    今日是休沐,他可以睡个三天,好好放松放松。    陆渊倒是精力充沛,武功境界更加高深了的他,哪怕连着三五天不睡,也不会有丝毫的疲惫。    好友就要大婚了,他作为孙思文唯一的朋友,自然要忙着张罗起来。    于是看着天色亮了,便找来自己的亲兵,拿出银两,嘱咐他们去城内各处商铺采购各样物品,准备提亲用。    稍后他又让人请来了府衙专管典礼的司仪,向他请教婚礼该怎么办,又要遵守哪些礼节。    听说是知府大人要嫁女儿,新郎还是府中司马,媒人更是指挥使,这个正九品的司仪小官,哪敢怠慢。    当即就热心的给陆渊介绍起婚礼的各种注意事项来。    不过古人的婚礼实在是麻烦,讲究三书六礼。三书者,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者,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这几样礼节流程,每一个都重要无比,不能有疏忽。    陆渊听了一阵,感觉自己果然还是应付不来,于是干脆便将此事交给司仪去准备,他只负责当个工具人,到时候按流程去走就是了。    紧急学了几日,陆渊就带着聘书,去了知府衙门,跟崔知府提亲去了。    因为两家都商量好的缘故,崔知府也没什么刁难的,很是开心的同意了。    随后几日,按照礼节,陆渊把三书六礼一走过。    转眼,便就到了亲迎之日。    这一日是新郎去新娘家接新娘的程序,也是新娘正式过门的时候。    为了给好友撑场面。    陆渊直接在城内摆了流水席,沿街酒馆乃至街道空旷处,摆了三千张桌,都放了食水,可以任人享用。    反正只要有酒有rou,一桌菜便宜点,百来文钱也就够了。    一天开销四百两,千余两银子,就够请城内数万人吃上三天了。    迎亲的队伍则是直接拉出了府兵,整军列队,穿上红衣,好不威风。    沿途所过,谁看了都是惊叹无比。    其实按照孙思文的性子,是不想这么张扬的。但陆渊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念头。    “既是结婚,就要风风光光,难道你不想给文秀姑娘一个最好的婚礼吗?”    想到文秀,孙思文任何的反对,瞬间消散了。    为了自己魂牵梦绕的那个女孩,他愿意给出自己能给的最好一切。    因此最后也只能看着陆渊,感激道:“多谢陆兄了。”    到了知府衙门。    崔家早就把新娘准备好了,等迎亲的队伍一来,就送上了花轿。    临走时,陆渊看着情绪有些复杂的崔知府,理解对方老父亲送走女儿的想法,笑着宽慰道:“崔大人,此番要恭喜大人寻得佳婿了。”    崔长青收敛心中的一丝失落,回过头来看着陆渊,也是有些无奈道:“老夫是寻得了佳婿。不过陆大人,迎亲动用府兵,城内还摆了三千张流水席,这等排面,有些逾矩了。”    陆渊弄的这大排场,事先也没说过,所以崔长青在听闻后,也是被吓到了的。    一是惊叹,对方如此财力。二也是惊叹,陆渊竟能为孙思文做到如此地步。    不过自家女儿出嫁,能有如此排面,令他这位做父亲的也面上有光。    至于是否逾越礼制……    他看了眼陆渊,江湖武夫,在这方面,总是不能太过苛刻的。    “我陆渊好友迎亲,自然要风光无限。”    陆渊迎着崔长青的眼神,哈哈一笑,随后起身上马,说道:“崔大人,我还要护送队伍,就不多聊了,来日再聚。”    一路返回孙府,这里已经是朋客满座。    孙思文为官十余年,尤其是善于教学,积攒的人脉还是很多的。    当初在长宁县教的那些学生们,在听闻老师大婚的消息后,凡是有条件的,全都赶了过来。    就连原本县中的同僚士绅们,在听说孙思文升任司马,还迎娶了知府女儿的消息后,也都或请人祝贺,或亲自到场。    而邵阳府这边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原本武冈县的僚属,府城这边的同僚士绅,对于城内一把手女儿和五把手的婚礼,当然不会错过。    如此一来,孙府就汇聚了数百人。    声喧震天,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拜堂宴宾之后,眼看着天色已黑,陆渊帮着挡下了那些前来劝酒和想要闹洞房的人,对着已经有些晕乎的好友说道:“孙兄春宵苦短,可别让佳人等久了,快去吧,这里我照应着。”    “谢陆兄。”    孙思文面色通红,也看不出是羞的,还是兴奋的。    他对着陆渊感激的看了一眼,然后如蒙大赦,脚步轻快的向着后院小跑着去了。    主人已走,剩下的宾客陆渊招待了一会,也渐渐散去了。    翌日清晨。    日上三竿的时候,孙思文醒来了。    他脚步略有点虚浮,晃晃悠悠的就出了房间。    来到饭厅,却见陆渊在那里悠悠的品着早茶,见自己进来,调笑一句:“幼,新郎醒了,昨夜滋味如何?可曾人间极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