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卖它几碗再说 (第2/2页)
指指甲盖的大小正好。” 看到表姐搓得太快了,宁远忍不住唠叨着她。 “哎呀知道啦!烦死了!你这样搓还不得慢死了,估计汤圆没有搓出来,排队的人都已经饿死了吧!” 表姐嘟囔着嘴,埋怨道。她一向是个急性子。 不一会儿,姐弟俩就搓完了满满一大盆的汤圆。在表姐煮汤圆的时候,宁远则另起一锅,烧了红糖水。 那时候的红糖,还是那种纯天然的块状红糖,品质极好,味道纯正。 不像二零二二年很多市面上的红糖,包装花里胡哨,里面的红糖也呈粉末状。不是说添加得有姜,就是有黄芪葛根,要不就是有益母草。 这些红糖打着有各种功效旗号,其实谁不知道,都是由边角料做成的呢!还卖得死贵死贵的。 宁远正发着呆的时候,锅内的红糖已经开始“咕嘟”、“咕嘟”地冒起了黏稠的泡泡。 时间到,关火。 宁远将刚刚煮好的红糖糖浆盛了出来,加上冰块,使糖浆快速冷却。 这个时候,宁远则在奶奶的小卖部里找出了山楂片和葡萄干,切碎。又在厨房里找出了一盘刚炸好的花生米,照样切碎。
“这个碗行不行?” 正在宁远做准备工作的空档,表姐从奶奶的货架上,找到了一打一次性的塑料碗,每个碗都配有相应的勺子。 “可以可以”,宁远连连点头,“糯米小丸子是凉的,放进塑料碗里,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说罢,宁远接过了塑料碗。他拿了十个碗出来,并在每一个碗里都盛进了红糖水,冰块和丸子。 接着,宁远在碗里洒上了着料,又点缀上了薄荷叶。 “十碗?够了吗?会不会有点少?”第一次自主创业,年仅十一岁的表姐明显有着很大的热情。 宁远摆摆手,“先卖它个几碗再说吧。如果不够,我们再继续盛。如果实在卖得好,我们就把料都摆出来,边盛边卖。” 表姐点了点头,觉得宁远说得有道理。 此刻,就在“云二孃小卖部”门面的旁边,赫然多了一个全新的招牌,“宁汤圆”。 宁远从屋里抽了一根桌子出来,将十碗色香味俱全的小汤圆,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桌面上。 黄昏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 有做完农活归家的农民,有放学的孩子,有工厂里出来觅食的工人,也有在屋里闷了一天出来散心的家庭主妇。 宁远和jiejie守着这个新开的小摊,期待地看着路过的行人,盼望着有人能够成为第一个顾客。 “磨菜刀,磨剪刀,磨菜板,收烂洗衣机,收烂电视,收烂锑锅茶壶——” 这时,一个收废品的大叔骑着单车,扯着金抓抓的嗓门,从小卖部前呼啸而过。 “咱们也喊起来吧”,表姐建议道,“做生意哪有不吆喝的,你说是吧?” 宁远觉得说得也是。 于是,他开始学习起了那个收废品的大叔,对着马路上的人群就大喊了起来, “卖汤圆!卖汤圆!宁汤圆牌汤圆甜又甜, 大家快来买呀,快来买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