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珀_第十九章 讲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讲经 (第2/2页)

想到的。先不谈别的,光是第一条课业,五等分的木柴,便让方觉尘傻了眼。

    砍柴他懂,为什么要把柴砍成五等分呀!必须把每一根柴砍成重量分毫不差的五等分。

    还有一项功课,是要挑水,不过是要闭着眼睛上山下山挑水,为防止意外,可让仆人在一旁看护但不可相助。方觉尘心想沈器仁悲痛奴仆死了没人照顾是对的。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种,后文再述。

    功课就像是老师前世布置的作业,方觉尘想了想没有问的必要,无论再离谱,他都要去做。

    第三本《感脉入道心得汇编》则是真正让方觉尘看得入迷了,毕竟这是真正的修仙求道之基。

    此书开头就将人之修炼一途说了一个大概,上云:修道分三个阶段,分别为修意,修身,修神三个阶段。其中的修意分为感脉,通窍,引气。感脉是所有修行的开始。

    修身分为筑基,结丹,渡真。修神没有细写。

    书上云:道悟感脉,道念通窍,道心引气,道体筑基,道缘结丹,道果渡真。

    方觉尘通篇没有看见灵根二字。修道不需要灵根的吗?我还期待着我的天灵根的。

    此时众人已经开始问求野道长问题了,果然没有一人问《文风道院一十九规》相关的问题。

    只有一两个人问《功课小册》的问题。

    海可可问的也是这个问题:“这个梅花望星,看起来似乎是和学武有关的,一炷香内踩着梅花桩数天上的繁星,此与修道有关?”

    求野道士:“修道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修身,身体的五感强弱,身体的健壮与否都会极大影响诸位感脉的成功,另外,武道和仙道并不互斥反而互补,若有天资纵横之人,可同时兼修。顺带一提,文风道院也设有武学阁,免费借阅。”

    很快就轮到方觉尘提问了,他想了想,问道:“道长可听闻灵根这一词。”

    “未曾听闻,此是何物?”

    “小子曾听闻,人世间的有情众生,因为身具灵性而怀有灵根,灵根分五行,金木水火土,其人身怀灵根越多则吸收灵气越少,身怀灵根越少,则吸收灵气越多。”方觉尘试探着问道,反正是问问题,不问白不问。

    “此传闻倒也稀奇有趣,天地是分五行,人也确实包含五行,但灵根五行之说,有违天理,五行越完备越近于道。至于灵气,本道也知之甚少。”求野道士说道。

    “小子受教了。多谢道长指点。”

    方觉尘说完之后,发现听他人问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总有人能从自己没发现的角度看问题。

    至于求野道人的回答更是尽心详尽,每个人听完道长的问题都有所启发。

    但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人都是好相与的。

    “我有一问,想请道长回答,但又恐失了礼数,因此不敢询问。”问话的人是坐在最后一位蒲团之人,其神色略有傲慢,语气平淡却透露着霸道,说是不敢询问,但其实已经在问了。

    “但说无妨。”求野道士说道。

    “我观道长似乎还未感脉吧!我尝听闻,感脉之修士异于常人,通体透净,瞳色深邃,面色红润,求野道长与传闻不符合。”

    “是的,我还未入道,仅仅只能算是山居道士,还不能算是幽逸修士,但汝等只能算是出家道童,我还是有资格教一教的。”求野道士依然耐心回应。

    “这便有些奇怪了,我并没有冒犯道长的意思,只是感到不解。未入道感脉的修士,如何教人感脉入道呢?”那坐在最后蒲团的人淡淡说道,完全不理会所有出家道童对其诧异的注视。

    “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概因全天下所有的道院都是未入道的凡人在教他人入道。”

    “哦,此是为何?还请道长赐教。”

    “道理简单明了,因为道凡之间第一条默认的规则就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不能去麻烦修士。”求野道长似乎在感慨,他接着又道:“另外,作为一位尝试感脉了几十年之久之人,我可以给诸位一句我个人的感悟,那就是感脉是只能靠自己的!”

    说完求野道长闭上了眼睛。

    方觉尘仔细揣摩着求野道长的回答,脑海中像是划开一道闪电,怪不得护送我们进九连山的不是所谓的幽逸修士,而只是朝廷的精兵强将。

    原来是因为这道凡之间的规则,凡人能做到的事情,不能麻烦得道修士。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凡人做不到的事情,才能去麻烦得道修士。道童还是凡人,怎么可能劳累修士护送?

    前世的经历还是影响了方觉尘很多思考,让他没有分清时代的区别。

    那怎么才能看出凡人做不到呢?自然是凡人以死证明自己的无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