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_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家的八婶数不清!(万字更,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家的八婶数不清!(万字更,求月票!) (第4/6页)

赵美惠都不可思议道:“奶奶,李……叔叔还写过?”

    将文章付以铅字,这年月还是非常神圣的事。

    曹老呵呵一笑,国家真想查一个人,其实也没那么难,当然,肯定还有很多事没查出来,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解释不通的事了……

    老太太笑道:“你肯定还看过他的改编的电影。”

    “哇!!”

    宋芸母女俩更惊讶了,宋芸追问道:“曹mama,到底是哪本啊,没听说过啊。”

    曹老笑道:“小兵张嘎。”

    赵美惠反应快些,惊讶道:“他就是火红年代?”

    ……

    秦家庄。

    李家老宅东侧,又修了九大间青砖抱皮的新房。

    在风水学上来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起家宅没有盖双数的。

    除此之外,除了老宅不变外,其余七兄弟家里全部翻新扩建,不然根本住不下……

    虽然在港岛孩子的眼中,依旧朴素的过分,但是在当下的十里八乡,这已经是一等一的豪宅了。

    青砖红瓦,窗明几净。

    夯土套起的院墙里,有猪圈,还有牛棚羊圈。

    也就是改革开放,有钱不算罪过了,不然往前倒几年,老李家一家老小都不用关别的地儿了,家里的牛棚下面刚好住人。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老李家还活着的家畜们无动于衷。

    而秦家庄的村民们对此也都已经麻了,因为这已经不是头一天了。

    自从李家第三辈儿的老大李坤带着老婆和仨孩子回来起,老李家就开始不严肃了,时不时的蹦个炮仗。

    然后后面十来个弟兄陆续拖家带口的回来,几十个孩子都是最调皮的时候,半夜起来撒尿都能偷偷溜出来,跑外面来一发再回去睡。

    挨打都没关系,过了瘾再说。

    秦家庄的人还没法上门讨说法,实在没法招惹啊……

    而且因为今年董老一句“要成千上万的提拔年轻干部”,并且,对组织内三种人的大规模梳理,别说像李家这样有文化、有学历、有成绩、有资历的年轻干部,就连没什么管理经验的老师都开始大规模被借调到组织内做事。

    而李家这十来个,除了李场、李域外已经全部被调到地方上履新去了。

    比之前预想的要早了一些……

    之所以这一次能全部回家过年不怕忌讳,是因为这种调动按当下来看,真还谈不上是好是坏。

    现在不比几十年后,当下各地衙门都穷的只能靠农村而活,而农村已经穷的叮当响了,所以各地也真的是精穷。

    而石油部门,托世界石油危机的福正大力创汇,那待遇好的真是……提前二十年奔小康,一点不夸张!

    并且留在石油部门里,做着熟悉的工作,出成绩也容易,级别升起来也不难。

    现在企业的级别和衙门是共通的。

    李家那么多兄弟在系统内相互扶持,多痛快啊。

    现在被抽调出去,天南海北的散落开来,助力一下就断了。

    而且,面临的挑战也更多,用艰难来形容丝毫不为过,真不好干。

    当然了,干好了,也是前途无量……

    不管怎么说,老百姓对衙内们的包容性要强的多,一堆县太爷的孩子,算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但是老李家从没像今天这样,鞭炮放的如此密集,大白天窜天猴像是不要钱似的往上发射。

    大半个秦家庄的人都走出门,站在路口远远的来看热闹。

    “回来了!”

    “回来了!!”

    眼看着一长队马车回来,黑压压一群半大小子们欢天喜地的蹦啊跳啊叫啊。

    这些,已经是李家第四代了。

    李源的大侄子老大李坤就比李源小五岁,今年都三十七了,他结婚晚一些,儿子也十二了。

    剩下的结婚不比李坤晚多少,一水的男孩子,六岁到十岁,可不都是最淘气的时候。

    一家的热闹动静,横压一村……

    娄晓娥她们都有些眼晕,好在李池从马车上下来,让他们让出路来,里面大人们也迎了出来,李桂和没去车站的三个兄长,还有二嫂子、三嫂子她们几个嫂子,另外就是除了李垣外的第三代。

    娄晓娥扶着李母下车后,看到李桂后又哽咽起来,叫了声:“爸,我们回来了。”

    李桂都红了眼,道:“晓娥,走了快二十年了吧?一个人在外面还带着孩子,不容易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娄晓娥眼泪不要钱似的往下掉,二嫂子上前抓住她的手,道:“娥子,还认得我不?”

    看着也苍老成老太太的二嫂子,娄晓娥连连点头,泪如雨下道:“二嫂子,您还好吧?”

    “好!好!”

    二嫂子也落下泪来,又招呼十九李墦过来道:“没有你八婶,就没有你们这几个,磕头吧。”

    李墦二话不说就跪下了,李坤抹了把眼睛道:“别说他们几个,我们这些还不一样啊?”

    说着,那么大的人了,也不怕人笑话,就要在雪地大路上跪下去。

    治国忙给李幸使了个眼神,李幸两步上前,把李坤给架着转了个方向,笑道:“大哥,跪错了!爷爷、奶奶在这边呢,他们才是咱们家最大的恩人,没他们二老,就没咱们这些小辈。咱们给爷爷奶奶磕头!”又回头叫了声:“小思、富贵、吉祥、如意、治国、小七。”

    说完带头对着李桂、李母跪下磕头。

    新来的这一大家子,连曹永珊、何萍诗、赵雅芷都跟着一起跪下了。

    气氛一下庄重起来,这黑压压的一片,连第四辈也不闹腾了,在外围跟着跪下了。

    “爷爷、奶奶,您二老辛苦了!”

    “太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