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章 滚刀rou (万字更求月票!) (第2/5页)
多一两也不成的主儿。 不过幸好当年换了一些,不然后来都被抄了去,砸烂烧毁了…… 李源乐呵道:“诸位,刚才吵吵什么呢?我在外面都听着热闹。” 王世襄道:“内部修饰的事,一半坚持要原汁原味的王府装修,一半觉得中路院王府装修就行了,那是会客礼仪的地方,也能养养贵气。可东路院和西路院是居住和休闲玩闹的空间,要是坚持清朝的设计,生活起来也不方便啊。我也觉得,没必要如此。” 金志坚不同意:“照你们的意思,弄的中不中、洋不洋,岂不是糟蹋了好东西?这么好的院子,弄成落地玻璃窗算怎么回事?” 李源“哟”了声,惊喜道:“你们还设计了落地窗?” 王世襄笑骂道:“小贼,瞧不起谁呢?” 朱家溍笑道:“这两年畅安可是没少学习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他设计的东西两路院,都颇为考究,兼具中外之美,东西融会贯通。” 李源高兴道:“这我相信,在这方面,没人能和王老哥相比。” 王世襄乐道:“这还差不多!那就这么办?” 李源点头道:“就这么办!” 金志坚叹息一声,也没再坚持。 毕竟,眼下不是大清朝了…… 李源随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进里面看了看,大体都已经翻修的差不多了。 “基本上算是新修的,脚盆鸡的伊势神宫传承了一千多年,但并不是建筑长存了一千多年,每二十年,都会在旁边空地上,建一座一模一样的神宫,然后再拆了旧的。二十年一个轮回,始终都是新的。但里面所有砖瓦木器的样式规格都不变,我就借鉴了这种法子。打了报告上去,没想到还批准了。” 王世襄自得道。 李源笑道:“也就是这几年可以,再过几年估计就不行了。” 国人和倭奴还是不一样,讲究情怀,原汁原味的才是最好的,翻新的还有什么历史意义? 好在李源不讲究那么些,要个意境就行,其他的,生活上还是讲究踏实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王府南北轴线就将近三百米了,半里地。坐北朝南,一主两辅三路式,建筑严谨规整,空间序列主次分明、排布有秩。咱们现在是中路院,按《大清会典》所载规制,由正门、正殿、后殿、后寝宫、后罩楼五重建筑组成。院落叠进,功能明晰。” “这里住过怡亲王、孚郡王、张作霖手下大将杨宇霆,后来又成为京城女子大学文理学院,什么叫历史底蕴?这就叫历史底蕴。” “整个王府由五进四合院组成……” 李源随众人进了大门,可见前院非常宽绰,名为狮子院,因院内府门还有一对石狮。 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屋顶垂脊上的吻兽数目为五个。 室内天花上有升降龙天花彩画,朱漆门扇上门钉九纵七横。 第二进院为正殿院,正殿面阔七间,绿琉璃瓦歇山顶,殿前宽大的青白石月台高出第一进院五个台阶。 前有方砖铺砌的前墀,月台至府门连贯有丹陛桥,院落东西各有一座两层翼楼,硬山顶筒瓦屋面。 整个院落高敞宏阔,尽显亲王府的威严气势。 港岛那些所谓的豪宅和这里比,在气势上那些都不叫玩意儿。 之后向北依次为二宫门院、寝殿院和后罩楼院。 有堂号名曰:多福轩、乐道堂、银安殿、嘉乐堂等。 东西两路院老头老太太们就逛不动了,太累…… “也就是你们家人口多,九个孩子,将来孩子成家生孩子,港岛也没计划生育,大几十个孩子,再找老婆,三代就住能住满王府。换一般小家小户,还真担不起这王府的福气。” 王世襄不无羡慕的说道。 他就一个儿子,王敦煌。 给他这么大一座王府他都不敢住,担不住。 李源笑道:“我派一个港岛施工队过来吧,这边的装修队未必好找。” 王世襄点头道:“那也成,不过得找些听话的,不然把王府给弄坏了可不成。” 李源笑道:“这您只管放心,自家的建筑队,谁敢翻浪?” 王世襄看着这座宏阔的王府,感慨道:“速度快一些,明年年底就差不多了。雕梁画栋啊,二百多年前,也不过如此……” 李源乐道:“行啦,又不是过了明年就再见不着了。往后每年逢年过节的,您都过来坐一坐,不就每年能见着几回了?” 王世襄哈哈笑骂道:“我以为你给我准备一间客房呢。” 李源大气:“前面门房可是五开间,随您住!当然,袁姨肯定是要住里面的。放过去,袁姨是贵客亲戚,王老哥您就当个老苍头就行。” 一伙人又是大笑,朱家溍道:“东路院还设了一戏台,等你们乔迁新居的时候,我和小九上台唱一出《穆桂英挂帅》!” “好!” 一群人叫好,李源看着自家九儿,呵呵一笑。 看了看日头,两人要告辞了,临别前李源对王世襄道:“王老哥,您是洒脱之人,经费放您那,我不怕少,就怕您不肯花。朱叔、启功先生、溥杰先生他们都是大才,劳动他们本就不好意思,您可别抠抠搜搜的给他们吃素的。该叫堂会叫堂会,该吃大席吃大席。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啊!” 王世襄哈哈笑道:“不用你cao心,我们哪个月不聚一回?” 李源笑道:“得嘞!” 话虽如此,他却知道,这几个老倔头多一分钱都不会花他的。 讲究的人相交,在一个意境,讲究君子之交淡淡如水。 当然,他们显然是看错人了…… 朱家溍问道:“源子,什么时候住回来啊?等你回来了,我们也有个好去处。” 众人笑,李源道:“快了快了,再过个二三十年就差不多了!” 朱家溍气道:“那你只能带着酒菜,到我们坟头上喝酒吃菜了。” 一众人哈哈大笑! 李源携女告辞,看着父女二人远去,启功啧啧道:“国朝气运鼎盛,便会出这样钟灵毓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