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_第三百九十八章 别插手!(万字更,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别插手!(万字更,求月票!) (第4/5页)

所以落在细细的树枝上,不在乎树枝会不会断,是因为小鸟自己有随时起飞的能力,我会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的。”

    李池点头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强好。”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李源道:“你也别一见面就训儿子。”

    李源笑着摸了摸头发,道:“大哥,他这个年纪是心性最活跃的时候,往左一点,往右一点,长大后都完全是两回事。”

    治国乐不可支道:“大哥跟我说过,您把他拾掇的够呛。爸爸,您放心吧。下一代,可能要重点关照一下,我们几兄弟,都知道当年是多不容易熬出来的,不会飘的。”

    李源笑道:“行吧,你们多读书,多自省就行。”

    说着起身对李父、李母等人道:“我去厨房看看,那也是老邻居了。”

    ……

    “柱子哥,有日子没见着了。”

    去了后罩房,看着两鬓见霜的傻柱卖力的颠勺,李源笑着说道。

    傻柱“哟”了声,乐的合不拢嘴,大声道:“兄弟,等一会儿,这道木须rou马上出锅了!咱们再好好聊!”

    李源笑着点点头,看着傻柱炒菜的尺度,比较满意。

    炒菜基本功和练拳差不多,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天下皆知。

    就他这手法,显然是常年没离开灶台的。

    以大唐酒楼开的薪水,傻柱现在退休养老都行,或者自己在外面开饭馆也不是问题。

    五分钟后,傻柱收手,黑脸上满是笑容,咧嘴笑道:“兄弟,咱还真是一年见一回!得,一年见一回也值了!就是有些日子,真想你啊。夏天晚上喝点酒蹲家门口,看您那屋,有时候总觉得您还住那,咱们摆一桌子,其实也不是什么好菜,可那会儿真是人间美味啊,咱哥儿几个往那一坐,吃着喝着,唱唱歌打打架,多美啊!现在吧,钱虽然多了,好吃的也多了,可总找不回当年那个味儿了……”

    李源思考:“要不您把钱都给我,工作辞了,再过几年苦日子?嘿,到时候再做一桌好菜,还能吃的倍儿香!”

    傻柱哈哈大笑道:“那还是算了!您说的对,就他么是矫情的!”

    李源嘿嘿玩笑道:“你看的是我那屋么?你看隔壁那屋呢吧?”

    隔壁就是贾家。

    傻柱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脸上的rou都快甩出去了,连连否认道:“没有没有,没有的事。”顿了顿嘿嘿笑道:“她喜欢谁,您不知道?源子,也就是现在世道变了,不然那也准是你的小老婆!”

    说完又拍了自己嘴一下,歉意道:“这不是当哥哥的该说的话,下不为例,下不为例。源子,如今大唐酒楼可是开了十二家了。京城三家、盛海三家、粤州三家、鹏城三家。其他地方的都好,生意也好,就是盛海那边的问题有些多,老有人去查……徐经理半年往盛海跑了七八回,用处也不大。徐经理又不让跟治国说,说治国还是个孩子,您那大官媳妇儿忙着杀坏分子呢,也不让拿这些事打搅……”

    李源讶然道:“怎么不直接和港岛这边联系?”

    傻柱“嗐”了声道:“我哪会这个?”

    李源笑了笑道:“这事儿我来解决。”

    傻柱搓手笑道:“嘿!有个这么有能耐的兄弟,我的腰板儿也挺的直……”

    不过手碰到手腕上的表,瞥了眼后,立马变了脸色,道:“哟!来不及了,得赶紧回去。今晚上还有接待任务,不能出差池。兄弟,回来咱们再聚,回四合院转转,啊?”

    一边说一边脱下身上的围裙,正好另一位大师傅忙活完,对李源赞道:“东家这院子真是绝了,地地道道的王府大宅。关键细致,连厨房远,送餐的食盒都准备好了。我瞧着,还是红木做的,正宗漆器!没一点糊弄人的地方,了不起了不起!东家,菜都放食盒里了,食盒下面一层是热水,菜放里面一点不会冷,您家里自己提过去就成。”

    李源点头笑道:“麻烦师傅了。”

    说着翻口袋要拿钱,傻柱笑骂道:“得得得得!您跟我来这套,这是骂人啊!”

    另一位大师傅也笑道:“东家给的薪水,四九城第一丰厚!给您家做顿饭都要钱,传出去都没脸再干这个,同行们笑话!”

    李源和两人握手后,正好治国过来,让他送了出去。

    ……

    “啧啧啧!”

    吃完晚饭后,看着手里精美的水波游鱼纹瓷碗,跟艺术品一样,娄晓娥都觉得喜欢。

    尽管家里的骨瓷也很美,但和这种中国风的瓷器,完全不是一种美感。

    骨瓷是华丽张扬明艳的美,这种传统中国风的瓷碗,即使颜色鲜亮,也是一种很有韵味的水墨灵性之美。

    大嫂子笑道:“在这吃饭我都有些提心吊胆的,手得死死握紧饭碗,万一摔一个,一年的地都白种了!”

    李源笑道:“那还不容易?明天让治国再去买一套粗瓷碗回来不就行了。”

    李池笑道:“行了,今天住一晚上,明儿还是回家去住。”

    大嫂子乐道:“住这跟拍戏一样,比拍电视剧的地方还好。你们家不是有电视台,也拍电视剧么?让老二媳妇带人在这拍,肯定好看!”

    李源笑道:“这里不行,其实好多现代化的东西。原汁原味的陈设,大都在中院,这边还是以享受为主。大嫂您也别夹着碗吃饭,摔地上也碎不了,这碗瓷实着呢。东西也别怕弄坏了,东西院的东西没那么值钱。中路院那边要肃穆庄重些,过年咱家也祭个祖,给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烧个香,请下来在王府里住一住,回去说不定还能升个官儿?”

    一家人哈哈大笑起来,治国从外面进来,笑道:“刚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妈一会儿过来,我去车库那边等着。”

    一群人高兴道:“快去吧快去吧。”

    治国出去后,李源看着李桂的脸色,道:“爸,是不是太累了?旁边有榻,您躺着休息一下,我给您扎两针?”

    李桂没硬撑着,点了点头。

    李母忽然拿出手帕抹起眼泪来,对娄晓娥等道:“你爸爸也就这一两年了。”

    娄晓娥三人吓了一跳,其他家人也都不同意,让老太太别说这样的话。

    李桂倒是笑了起来,李江、李海几个把榻抬到跟前一点后,老爷子躺在上面,眼睛虽然看不清屋顶上的雕花,却还是觉得稀罕,一边看一边笑道:“我在庄子里和几个老人聊天,秦大山说我,最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