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再见,悲喜交加的1990!(万字更,求月票!) (第4/5页)
帝王将相公侯之族,那么多人口,条件还那么好,可出挑的却少,还觉得不能理解。清朝那么多八旗子弟,能出一个纳兰性德,却出不来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等这些相似的事发生在咱们身边,才会体会到其中的无奈。看来子弟的培养,还是要花大量的精力。一代,至少要培养出来两到三个能顶天立地的子弟。 不然富不过三代,不是一句空话。 李坤这一代总的来说我已经很满意了,至少能出来十几个,就看下一辈了。” 聂雨懂的多些:“这十几个成长起来也了不得,将来治国也有好帮手……” 李源却摇头道:“治国终究还是要靠他自己,这些外力,存在就好。” 聂雨撇撇嘴道:“我不懂这些。不过明天让治国去我爸妈家一趟,我爸特意叮嘱的,要带他去给老爷子拜年。” 李源“嗯”了声,娄秀问道:“源子,富贵这几天喝了好几场大酒了,回来都是让军绿色的车送回来的,没事吧?” 李源哼哼笑道:“能有什么事?我富贵儿又不傻。” 聂雨对娄秀道:“都说了不要紧的,牛老那样的传奇将军,虽然对头不少,可知交也遍布各个山头。”又对李源道:“明天让富贵和治国一起去?” 李源想了想道:“也行。也不是去谋取什么好处,是烈士基金的发放问题,好事。” 聂雨到底出身不一般,啧啧笑道:“富贵这个工作做上三十年,以后就是小六儿的好帮手了。” 李源提醒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后在你们家也不要谈这个话题。” 聂雨吐了吐舌头,道:“知道了!” 李源看了看时间,是该休息了…… …… 大年初一的早上,李园内静悄悄的。 一宿狂欢到黎明,大都还在沉睡中。 倒是李桂、李母老两口起的早。 李源过来后给二老磕头拜年,李母疼爱不尽,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大红包来。 李源如孩童一样,乐嘻嘻的接过后,扶着两人在院子里散散步。
到处都是大地红鞭炮的炮衣,李源笑道:“爸,您这会儿也没认全重孙吧?” 李母笑道:“别说重孙了,孙子后面那十来个都分不清了。” 李源呵呵直乐,李桂叮嘱道:“后面那些小的,滑头的多些,没吃过啥苦。你让汤圆不要心软。” 老爷子知道李源不是心软的人,但觉得李幸还年轻…… 李源哈哈笑道:“爸,那您就看错汤圆了,那小子可比我心狠的多。那些小兔崽子要是磨的他们爸妈没办法,我哥嫂们来找我,我多半也就松口了。可汤圆那里……嘿嘿。” 对李幸来说,整个李家都是受他父亲恩惠才走到今天的。 他没索取回报就不错了,还想再得寸进尺,那就纯粹是痴心妄想。 也是大家族的悲哀,人少的时候大家还能相亲相爱。 家族大了,人多了,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以利益为重。 想要资源,必须先展现出相对应的能力。 再想像人少的时候,李源一个不落的全部兜底,对李幸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 他自己就有八个弟弟meimei,将来还有弟弟meimei们的孩子,已经够他cao心的了…… 这就是现实,也是社会学的客观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转移。 李桂听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笑了笑道:“那就好。” 李源笑道:“按现在的阵势,十年后能出几个副省,老四可能直接上省了。二十年后,就更了不得了。爸,您放心,咱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李桂点了点头,道:“你一定要看好他们,要走正道。真要有老鼠屎,咱家就先一步把他挑出去,按下去。你那年说了一句话很对,咱们家往后,只要心中记住精忠报国四个字,将来就一定不会差。” 老人顿了顿拐杖,用力说出最后一句话后,在小儿子的陪同下,继续往前走去…… 有小儿子看着,他其实并不担心。 这辈子,最让他骄傲的,就是生了这个原本以为最惫赖的小儿子…… …… 转眼就是初八,李家第三代们基本上都离去了。 今天十八李垣和田玲也要走了,李幸早在大年初二一大早就先一步回港岛了。 他能休假九天时间,已经十分难得了。 李思、吉祥、如意、小七也在初五走了,小八、小九倒还没走,小八被meimei带进了故宫,去博物馆参观名人字画。 富贵和周慧敏也留了下来,赵雅芷也是,都有正事要谈。 “好好跟你八叔学做人,跟着汤圆做事。这么大的人了,心里也该明白事了。没有你八叔,你在这么多兄弟里面估计都是打杂的。” 临别前,李海叮嘱李垣道。 但今年李海和五嫂两口子是真高兴,虽然李垣没像李坤、李城他们那样当高官爵显位,可在兄弟们中间的地位却不低。 李幸一句“十八哥将来负责对接招商引资的事”,直接将李垣捧到了兄弟们中间的核心位置。 而赵雅芷在伯母兄嫂中当面对田玲的不吝夸赞,说她在港岛贵妇名媛圈里备受尊敬,也让五嫂赚足了体面。 但李海和五嫂自然更明白,李垣两口子能有这份荣光,是来自哪里。 所以老两口一遍又一遍的敦敦教诲李垣要懂事…… 等到了正月十五晚上,一大家子去逛了前门大街的灯会,正宗的老四九城民俗风情。 天上月儿圆,地上家人团聚。 李桂、李母在八个儿子和一众儿媳的陪伴下,热热闹闹的看了一场灯会。 正月十六,娄晓娥、娄秀、聂雨带着小八、小九飞回了港岛。 正月十七,也就是二月十二,李源接到了娄志泽从港岛打回来的电话,湾湾股市暴了。 这几年的湾湾股市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六百万人开户,要知道,湾湾总人口数才两千万。 除却老幼,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开户炒股。 大学生逃课去看大盘,小学老师的课堂测试题是问学生家长们买了什么股票。 出租司机、茶餐厅的服务员举手投足都在谈股票,更疯狂的是,一些很红的湾湾正客们,也对股市评头论足,确定加权指数一定能冲上一万五千点,引起了极大的误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