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子欲养而亲不待(万字更,求月票!) (第4/5页)
李泽驹面色复杂,有羡慕、有嫉妒、有敬畏,也有一点恐惧,道:“李叔叔,大唐要做的事业,会不会太险太难?” 他完全不能明白,大唐李家为何放着那么暴利的房地产行业不做,而是不自量力的去做大工业,去做半导体。 那些产业做成功后影响力远胜地产业,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港岛四大地产天王家族却从没人想去做。 为什么? 投入太大,风险太大,背后牵扯更大。 那些产业,其实已经超出纯经济领域范畴了。 做房地产躺着收租,子孙吃喝不尽,多好。 李源没有回答他,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岔开话题,问李家成道:“老李,你手里有多少汇丰股?” 李家成纳闷道:“李医生,你的意思是……” 敏锐的他楞了楞,心跳几乎停了一拍。 李源道:“汇丰银行去年年底被转移到汇丰控股旗下,四股汇丰银行股,换一股汇丰控股,注册地变成了英国。也就是说,港岛的金融命脉,掌握在这家英资财团的手中。这不行啊,咱们华商得给它弄回来才行。” 李家成苦笑道:“李医生,八七年之前,如果我们团结所有华商,秘密筹备,还有可能办成此事。但是八七股灾后,港交所出台了新的正策,所有持股超过百分之五的大股东,无论增持还是减持上市公司的股票,都要发公告的。汇丰银行在外一共一百五十亿股流通股,每股四十二块,市值超过六千亿。而一旦发起收购战,这个数值很快能突破一万亿。冇可能的。” 李源笑道:“要是明天我发起收购,你跟不跟?我的诉求很简单,只要汇丰不姓英就好。而对港岛华商的要求更简单,别给汇丰送粮草补给就好。” 李家成连连摇头道:“长和太小,吃不动这个巨物……李医生,汇丰在海外也开拓了很多业务,收购汇丰,不是简单的收购汇丰银行,现在汇丰银行是汇丰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而已。再者,汇丰不只是汇丰,它还掌握着港府内库,能动用的资金池太深,根本不需要我们帮忙。” 汇丰,就相当于港岛的央行。 李源呵呵道:“我没那么贪心,只要港岛汇丰银行。如果有朝一日我办这家鬼佬银行时,希望长和不要当民族败类。大唐跟长和几乎没有任何业务竞争的地方,除了港口码头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互补的。我是真不想看到有朝一日,港商自己斗的鱼死网破让鬼佬得意。你自己多想想,告辞。”
等李源潇洒离去后,李泽驹才结巴道:“爸……爸爸,他……他什么意思?他怎么敢……” 汇丰,百年港岛的历史上犹如神一般的存在。 现在居然有人想打它的主意?! 李家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面色严肃道:“看来,大唐在日本和湾湾股市上的确赚到了泼天富贵,才让他忘乎所以了。汇丰董事局并没有绝对的控股权,一百五十亿股总股本,全是流通股。最大的单方股东,也只有百分之八的股份。可正因为如此,汇丰董事局一直牢牢把控着汇丰。 想收购汇丰迈过控股线,至少拿出一万亿港币的现金来。除非大唐将旗下所有的业务全部打包卖掉,再加上他们在日本和湾湾股市的收益,或许才有成功的可能。这还是汇丰没有请白衣骑士的前提下。但是我想,漂亮国和英国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即便是内地,也未必愿意看到大唐拿下汇丰。” 李泽驹点头道:“没错。如果大唐连汇丰都拿下来,那在港岛根本无人可治。不仅如此,汇丰有发行港币的权力,等于今后我们都在给大唐打工。港岛,就成了李家的港岛。大陆保证港岛正策五十年不变,让大唐李家经营上五十年,整座城市都要变成他家的了,那就太恐怖了。” 话虽如此,父子俩还是一晚上没睡好,毕竟李源说了,明天他要干汇丰。 第二天一早,爷俩一人顶着一个熊猫眼,对视一眼,都有些无语。 父子二人第一时间打开《财经早报》,不约而同的骂了声:“扑街!” 毛动静都没有,但是没等爷俩放下心来,下午就传来消息,大唐金融在恒指大肆吃进股票,包括长和系在内的四大地产天王的股票,以及汇丰股票。 吃进的股票数很高! 一时间,李家成父子有些闹不清,大唐李家到底是准备吃汇丰,还是准备吃长和…… 他们自然不知道,九一年港股还没从八七股灾的阴影中完全恢复,三千点的大盘让人还提不起劲来,可从明年起,一直到九七年,恒指将开启新一轮牛气冲天的大牛市。 三千点一飞冲天到一万六千七百点,大唐没道理错过港岛的黄金岁月。 毕竟,还有那么多吞金巨兽正在嗷嗷待哺呢。 至于汇丰,更不能急于一时,且慢慢来,有机会的…… …… 陆羽茶楼。 李源看着对面俩老头,笑的有些玩味。 倒是李幸,态度比较真诚,拿着一个文件袋递给金镛,道:“查生,大唐并非一定要收购《明报》集团。只是一来,查生曾与我父亲有过约定,所以这些年大唐集团就未曾再谋求过其他报业。二来,我们也做了许多收购《明报》后的准备。不过既然六叔都出面说情了,我们也不会强人所难。只是查生选的这个继承人,实在不怎么样,你可以看看这个。” 原本和李源约定好,在一九九四年,也就是金镛八十岁的时候,将《明报》出售给大唐的事发生了变故。 金镛这个渣男遇到了一个叫于品海的年轻人,因为长相酷似他自杀的长子,所以心动了,想要把《明报》卖给于品海。 这次请动邵逸夫出面,就是为了求个人情。 李幸在父亲的指点下,派人去加拿大调查了这个名叫于品海的叼毛的底细,不查不知道,一查就查出来不少精彩的内容。 这个扑街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曾触犯偷窃、冒签支票、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私藏枪支等七项控罪,被判入狱两年减一天。 连具体日期都查的清清楚楚,于品海在一九七九年的三个月内,因使用他人支票和信用卡,涉及金额四千六百加元,以及无牌藏手枪,全部控罪共判刑两年减一天,实际服刑四个月获释。 金镛看到后,下巴差点没惊掉。 他婉拒了那么多财团,包括大唐还有长和的李家成,选中资金根本不够的于品海,就是看中了他儒雅翩翩的品格。 谁知道,背后居然是这样一个人。 本以为选中了段誉加乔峰,结果是个慕容复加云中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