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只需要唱四句就可以了 (第2/2页)
这首歌。 就仿佛在让人用同样的一个“卧槽”。 去表达不同的情绪变化。 可以是“卧!!槽!!”,也可以是“卧槽?”“卧槽......”“卧~~槽!!” “我好像有点那种感觉了。” 谭婧长叹一声。 觉得自己需要去翻翻书了。 当下,真不由得感慨起来。 这旋律的设计,实在是巧妙至极! 开局便是一个上行的四度大跳,极具北方民族音乐的味道。 豪迈,爽朗,阳刚。 暗示着九儿的性格特点。 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却是在突然的大跳拔高后。 又来了一个五度的下行的级进! 就如命运的跌落一般,充满一种悲剧色彩的暗示。 “这真是太妙了!” 谭婧忍不住的赞叹出声。 哪怕不听。 只从音符排列的高度变化上来说,都可以很轻易的看出这“跌宕”之感。 仿佛九儿命运线条的起起伏伏,真切的变成了音符一般。 并且,这种具有G命浪漫主义叙事的民间小调类风格,不仅充满了民族的气息,还可以让人自然而然的便产生出一种“熟悉感”。 “谭婧老师,这一次,旋律以及情感的宣泄,是完全交由你来完成的。” 李景霖嘿嘿一笑。 有一个大魔王合作,当真是可以有太多的想法去cao作了。 “你的伴奏编曲,将不会有任何与你一样的旋律线条,哪怕就是和声衬托,也与你的演唱所表达出来的情绪不同。” “你的人声讲述的是九儿的故事,而伴奏编曲,我的设想是......完全以烘托气氛,氛围,乃至故事的背景,大环境等等为主。”
谭婧点点头。 这是一次完全不一样的尝试。 如果唱不好,这样的编曲方式,便会原地拉胯。 但如果能以一人之力压制伴奏,那么,这种编曲的方式能够最好的去烘托人声里的情感,进行情绪的递进辅助。 十分冒险的尝试! 而李景霖甚至并不满足于此。 “谭婧老师,你说......” 李景霖捏着下巴,若有所思。 说出的话,甚至令谭婧的眼角都抽搐了一下。 “要不要......让你跟唢呐打一架?” “?” 谭婧看向李景霖,神色奇怪的很。 有句话说的好。 琴配瑟,笙配箫,唯有唢呐配鞭炮。 好嗷,你是真不客气,可太相信我了。 但...... “打!” 谭婧用力的一挥手。 当下,两人便继续排练,磨合。 李景霖弹奏简单的伴奏。 而谭婧老师则是一遍又一遍的去找感觉。 到最后,两人玩嗨了。 李景霖甚至会刻意放慢音符,又突然激动的加快,旋即又极速收缓。 而随着李景霖的伴奏,谭婧瞬间便可配合好,去将歌曲的张力最大化。 到了后来。 谭婧甚至会突然在某个地方拉长音,停顿。 而李景霖也能十分快速的反应过来,进行配合。 歌曲的磨合越来越好。 当下,谭婧便拍板决定! 这首歌,越早在《歌手》的舞台上唱,越好! 当下,两人便齐心协力的去拉伴奏乐队。 要就要做到最好! 既然要唱,那就必须给娱乐圈里的歌手们来点小小的震撼。 两个国家队联手摇人。 这是什么概念? 唢呐是从民族乐团里找的。 弦乐与管乐不需要整编的,于是便直接从爱乐里拉了现成的壮丁。 电视台也给分配了一些资源。 送过来了几位摇滚乐队的乐手...... 于是。 说动就动。 两人便开始找人排练。 李景霖原本以为,这周新一期的《歌手》恐怕赶不上,得等下周。 但万万没想到,排练的进度奇快。 快到李景霖与谭婧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第一天排练的上午,聚齐全部的人员。 从陌生,到个人将自己的部分视奏结束。 二十分钟。 从个人视奏部分结束,到能初步合奏一遍的时间。 是一个半小时。 从能勉强初步合奏,到合奏不出现错音错漏不协调等问题,达成度来到了百分之70的时间。 只花了一上午。 这种速度,就算连这些参与演出的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 下午,晚上的仔细打磨。 到第二天全天不间断的训练。 第三天的时候,李景霖蓦然发现...... 好像已经能演出了! “快,太快了!” 李景霖啧啧称奇。 第三天排练时,李景霖已经挑不出什么其他的毛病了...... 目前的这个演奏效果,已经完全达到自己内心的要求程度。 “离谱,很是离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