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我感受到了李景霖的快乐。 (第2/3页)
法曲。 或是 类似于国画传统工笔画中,在勾线的步骤里,擅用中锋侧锋,线条富有弹性。 那么,在用抽象的音乐去渲染水墨画面的时候。 可以从墨线浓墨变化中,适当加入清水调式。 起笔藏锋,运笔中锋,收笔回锋。 起承转合。 完全符合音乐的根音书写主题动机,主题动机展开发展,收尾回落终止式的书写手法。 那么。 工笔画,有没有不走寻常路的额外流派呢? 自然是有! 所以,音乐是否也可以触类旁通呢? 完全可以。 这是“音乐形式”上的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而表达的叙事情感上,运用五台山佛乐惯用的音阶,技巧创作,表达一种汉化了的佛家思想呢? 也可以。 这是“思想内核”上的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但要知道。 这全是元素。 可没人敢像制片人那么夸张的说,“俺要融合传统文化”。 之所以李景霖避之不及。 便是因为 哪怕能做到这些的。 那TM都起码得是臻至化境的选手才能做到。 这制片人画的大饼。 看一眼都觉得虚。 “哪怕你真有那么多神仙级别的天才,敢这么夸大” 李景霖摇摇头。 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也不过就是在消费传统文化罢了。” 年轻的新人。 到底是“全都是超越李景霖数倍的真正鬼才”的概率大。 还是“借助传统文化,搞的还是老一套流量”的概率大呢? 这不就是一种另类的偶像选秀么? 院团你不找,教授你不找。 只来找我一个。 李景霖可没这么大胆,觉得自己就能评价所有的传统文化了。 这传统文化。 感觉就是披在空心木人身上那华丽的外衣罢了。 很容易就会变成“徒有其表”。 此时。 李景霖想的并不是节目一定会扑街,或者节目如何如何。 反而是希望这节目千万不要变成自己设想中的那种“套皮偶像养成”, 毕竟。 传统文化的发扬,本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重建。 总是要比破坏难的。 李景霖只希望,你消费归消费,但千万不要传输什么错误的文化思想与文化知识啊 接着发扬传统文化的名头,却搞着一堆例如“老马说自己是华夏人,和穿西装的老孔聊天”的这种智障表演,离谱cao作. 本质上,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不计后果的捞金。 这样的闸总综艺。 其实反而会对“发扬传统文化”,起到巨大的阻力作用。 “算了,想这干什么。” 李景霖撇了撇嘴。 连连摇头。 愿意消费,那就消费去吧。 反正,就现如今的这个风口。 你敢去过度消费。 那是真有人敢上来捶你的。 这属于是写在报告里的硬性要求,是要坚决打击的。 这综艺。 如果真敢这么搞,搞点歪门邪道的。 还妄想通过这个,让偶像流量模式复辟,套皮,借尸还魂? 那真就是“老寿星含着砒霜在热油锅上上吊--生怕自己死的不够干净”。 “这《少年国风》,就算不搞事情,老老实实的,估摸着也活不长。” 撇了撇嘴。 李景霖便没再去想这个问题。 开始安静的做起自己的事情。 日子。 便也这么一晃而过。 转眼间便是一周过去。 《舞千年》已经正式开播! 正式开播的热度。 将这之前所达成的铺垫,完美的利用起来。 堪称瞬间起飞。 来自远古的《火》。 舞剧《孔子》的选段。 再便是火遍全网的《相和歌》。 而这些舞蹈。 完全不是生拼硬凑起来的。 当这本《十二风舞志》翻开之时。 跨越了数千年历史长河。 从远古对火焰的崇拜起始,那时候。 舞与祭祀。 便代表着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敬畏。 已经是华夏古早文化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这不是一个传统的舞蹈节目。 不同的人看过去。 有着不同的感觉。 更觉得,像是在看电影,看电视剧。 历史中。 有名的,无名的故事。 故事之中,所迸发出的情感。
与这些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