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带回国内! (第1/3页)
第220章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带回国内! “哦哦,好好。” 张毅教授倒是也没多想。 便直接进入正题。 实际上。 艺术专业。 尤其是乐器专业的博士学位 无论是国内外,都是个比较不同的专业。 正常的专业。 一般就是考博,读博,毕业,收获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授予博士学位。 但乐器演奏方面,其实是不太一样。 如果说,整个音乐大类的博士。 是有两种的。 DMA一般是侧重于表演类的,毕业的硬性要求是开音乐会,当然,也需要论文。 而PhD,则是更注重于理论学习,类似于指挥,作曲等专业,大部分会考这个。 音乐表演更多是DMA,当然,也有PhD。 当然。 也有演奏家文凭。 高级的演奏家文凭,可以看做等同于博士。 但学位上来说,是不被承认的。 “其实,我们一开始设想的,是去和德国那边进行联合办学合作的。” 张毅教授开口说了起来。 “毕竟,按咱们之前的师资力量来说,单开一个博士点的确很难。” “但联合办学,有利有弊吧,既然你来了,所以,这个合作项目便暂时搁置了下来,上面还在讨论,到底是单开还是联合。” 闻得此言。 李景霖了然的点了点头。 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如果能够自己单开,当然还是自己单开比较好。 但当师资力量不够的时候,真的是要硬憋吗? 不如借助外界力量,开了再说,然后逐渐培养,发展。 毕竟,和人家交流一下,的确能学到不少的经验。 “不过,现在无论是单开还是联合,其实都是可以的,只不过,看看有什么取舍吧。” 张毅呵呵一笑。 有了李景霖在专业里。 那的确是掌握了主动权。 单开,很大概率能够顶的住。 联合,也完全能压的了。 “那咱们的这个培养方向是怎么考虑的?” 李景霖皱着眉。 小提琴演奏专业博士。 自然是要划分于音乐表演专业的。 DMA。 但不同的学校吧。 大致差不太多,可细致问题上却天差地别。 “其实,若是之前,谈论DMA,可能会有些早了。” 张毅教授开了口。 “在这之前,多数教授是认同于【先从演奏家文凭】上开始。” “没必要,这玩意,能早搞就早搞比较好。” 李景霖微微皱了皱眉。 听了李景霖的话,张毅教授点了点头。 “是的,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那的确可能先从DMA开始。” 毕竟。 等同于博士学位,那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就搞实打实的博士学位呢。 “课程安排是否有粗略的设计?” “有的。” 张毅教授拿出了资料袋。 抽出一张纸递给李景霖。 接过来仔细一看。 “核心课程,专业公共课,选修课,第二专业辅修?” 李景霖微微皱了皱眉。 摇了摇头,开口道。 “这多少还是有些保守了。” “保守?你是指.” 张毅教授微微一愣。 实际上。 在音乐表演行业里,这四项课可以这么理解。 核心课程就是音乐表演核心,学术核心,研究核心。 练琴,然后开音乐会。 上理论必修文化课。 独立的音乐研究,写学术论文。 专业公共课,就类似于一些音乐史,作品研究之类的文化课。 里面会有一些比较细致的科目。 修学分就完事。 至于第二专业辅修,则是看个人的实力,爱好等。 “而且,这个公共课程,或者学术核心课程里,大部分都是西方音乐相关的,这样的话,基本是达到了,但不够有咱们的特色。” 李景霖皱了皱眉。 “你看,比方说,这个【18世纪的音乐革新】,这个【早期游牧音乐的特性】.” 于是。 就在张毅教授的面前。 足以令广大博士研究生哀嚎不已的决定 就这么轻飘飘的被李景霖说出了口。 “华夏的音乐家,哪怕就是拉小提琴,也必须要学华夏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