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你得敢于批判! (第2/3页)
r> 李景霖微微一笑。 不由得连连点头。 “音乐本身不具备批判性,但音乐作品具备!” 需要这样的内容。 打开电脑,浏览起关于《三体》的种种评论。 引起的后果,会十分恶劣。 而有些不太明显的 比方说,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就用一种十分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包办婚姻所引发的悲剧,具有批判性。 只不过,李景霖所教的这些东西,与此微微有所不同。 【白沐霖的良心泯灭,叶文洁的超级背叛,四艘战舰的黑暗战役,无一不刻画了“人在生死存亡关头为求自保而抛弃良知,甚至泯灭人性”的黑暗面。】 李景霖深深吸了一口气。 你认为《三体》优秀在哪里? 仔细想了想。 说是摸鱼,其实也是为了工作。 也正因此,近些年来,文坛之上,重量级作品越来越少。 但是呢。 现如今的文学,有些人,对真正的问题唯唯诺诺,却对老百姓重拳出击。 “音乐,是一种审美调节的工具,它可以极大的放大情感的因素,而能够放大情感,并且兼具了审美属性的这个功能,可以很好的去为文学思想所服务!” 便开始了“摸鱼”。 【就如同最有魅力的这个角色,叶文洁,她是受害者,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可以理解,但理解,并不代表原谅,她也同样是个无法被原谅的角色。】 这只是一堂课中,发生的一个很小的插曲。 此时再看《三体》,似乎多了另外一种视角。 可是,现如今一些所谓的文人。 李景霖在一些思想传达的方式上,也逐渐变的成熟了起来。 场合,时机,人,先后顺序,都是很重要的。 便在B乎中,看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音乐社会学早就已经有了。 李景霖日常来到学校里。 《现代音乐社会学》 如果李景霖不管不顾,直接有什么就在网上说什么,那么一定是会引起巨大的乱子,届时很难收场,哪怕是好心,也有可能办错了事儿。 继续开始讲课。 按理来说。 今天李景霖敢这么去评论。 就好像一百斤的体重,有一百二十斤的反骨一般。 只是需要注意场合问题。 文娱作品这方面。 回想起今日在课堂上的一些讲述,却开始有点沉默了起来。 【大刘的批判性,往往具有客观理性的特点,而且,能够带给人思考。】 更应该去描述音乐作品之中,具备的一些批判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是的。 原本。 能够理性的人明哲保身,不敢多说,在那里闭嘴。 现如今,在缺少脑子,且极其容易陷入到二维争论的网络上,这样说,引起的反响反而不好。 你根本指望不上放飞自我的人能够在网络上也注意平日里的言行cao守。 李景霖点点头。 旋即认真的开口回答道。 实际上。 明天节奏就得起来。 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如果自己真这么说出来。 “是的,音乐作品中所具备的批判性,是来源于文学的,而在音乐作品中,音乐,是文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可以直抒胸臆的“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也可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完全可以洒脱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到时候,断章取义,曲解内容,搞二极管的牛鬼蛇神,一定是满大街的。 但它的背后,是有一整个“民间传说故事”或“文学作品”的内容担当的。 实际上,真正打动李景霖的,不止这么一点。 这是现如今华夏文学所缺少的问题。 这其实便是一种另类的“程序的正义”。 问题,便出现在这批判性上。 拿狗粮的却在那借着“批判”的名义狗叫。 要么,便是不敢去批判,或者说,不敢去批判上层建筑,只敢将负面情绪对准老百姓。 虽然。 评论到此,似乎也便作罢。 结束了课程,李景霖回到琴房。 当然,类似这样的内容,绝对是需要在严格的把控之下做的。 其余的同学抬起了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