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世外书乡 (第2/2页)
,抱走了筝,蹲在一边的空地里,掏出火石打火;又拔下一节木塞,竹筒流出泉水,装满了一壶,烧起水来。 壬夫子说道:“二位小友,请坐。” 沈渊和郭九龄道谢,在竹凳上坐了下来。 水烧好了,茶泡好了。 一人一杯,壬夫子拂髯道:“二位,请用茶。” 沈渊端起茶碗,虚饮了一口,放在桌上。 壬夫子说道:“二位为何寻找到这处隐秘之地?” 郭九龄说:“我们从赤林坡出来,迷失了路径,走了半个多月,侥幸遇见了几名樵夫,指点我们来投奔壬夫子。” 壬夫子神情一肃:“老夫年过半百,你们莫要欺我年老。赤林坡已经被我朝列位禁地,方圆百里不得擅入。你们如何从那里出来?” “这···”沈渊和郭九龄面面相觑。 壬夫子察言观色,说道:“看你们这幅表情,老夫觉得你们并不是在撒谎。二位既然从赤林坡出来,可否与老夫讲下,赤林坡现状如何?” 郭九龄说:“空无一人。” 沈渊说:“有三名邪境之人在那里游荡,被我们斩杀了。” 壬夫子轻轻摇了摇头:“劫数啊。”
沈渊很奇怪,问道:“听闻自柳翳之野,至赤林坡,都是五麟国度的领土,为什么会有邪人入侵?又为何化作禁地?” 壬夫子搓了搓手,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赤林坡曾经驻扎着一万大军,后来莫名失踪。有传言说,元帅沈韬率队整编投敌,消息传到麟德城,大理寺判了沈家满门抄斩之刑,上报朝廷廷议时,国子监和司天监据理力争,言说证据不足,单单凭借传言定罪,有失公允。麟德城城主发回大理寺再审,改判以战败辱国之罪,追夺了沈家世袭官爵,抄了家财,阖家贬为庶民。后来,朝廷派了几拨官员,去赤林坡调查,全都死于非命。最后,国子监派出姚凤梧前去探查,姚凤梧去了半个月,回来后密见麟德城城主,麟德城城主把赤林坡划作禁地,擅入者抄家灭族。” 郭九龄吃了一惊,刚要言语,沈渊踩了一下他的脚,抢先说道:“不知沈家的家眷,现在在何处栖身?” 壬夫子说道:“按照我朝律法,童仆、婢女、宅第、金银首饰均是私财,必须全部抄没。沈家上下,只穿一领单衫,被赶到大街上,那时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一家人无处投身,凄惨异常。幸得国子监主事弈德公,出私财为他们在城外置了三十亩薄田,派儒门中人时常接济,才勉强活了下来。” 沈渊问道:“据闻姚凤梧是儒门乐司主事,为何要国子监派她公干?弈德公为何又能号令儒门中人?” 壬夫子添上茶水,说道:“麟德城城主平息邪境、魔域造乱,被各门派奉为共主,麟德城城主因此建立了五麟国度,封敕各门最高领袖,入朝共同治国。儒家负责国子监,道家负责吏部,纵横家负责理藩院,阴阳家负责司天监,兵家负责兵部,法家负责大理寺,农家负责户部,杂家负责御史台,小说家负责修史,医家负责太医院。” 沈渊默记于心,问道:“怎么不见名家和墨家?” 壬夫子说:“墨家钜子不愿为官,宁愿退隐,导致墨家在五麟国度几乎匿迹;名家历来门派较小,则亡于一桩灭派惨案。” 沈渊还要问什么,壬夫子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我去村中沽些村酿,好生招待二位。阿离,替我照顾两位客人。” 拂袖而去,从石室内拿出一只大葫芦,不慌不忙的过河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