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信仰的力量(端午加更)  (第1/2页)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力挽狂澜第121章信仰的力量这还是他刘备认识的法孝直?    哪怕是太子所为,哪怕太子新立大功,总也该陈清利弊,抱怨劝谏几句,最后再为他东州派在人事任命方面争取些好处才对吧?    要说法正没看出这里边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刘备是决计不信的。    老刘瞟了眼一旁淡定如常的刘禅,又看了一眼正望向刘禅,脸上充满善意的法正。    不对,这俩人有事儿!    能混到参加这场会议的,少有单纯的蠢材。    他们也都惊讶的看向法正,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目前老刘集团内的派系斗争并不尖锐,甚至连斗争都谈不上。    关羽和张飞严格来说可以算宗室派。    以诸葛亮为首的大批荆州派官员明显占有优势。    法正、吴懿为代表的东州派次之。    张翼、谯周等益州本土势力正在随着汉中之战的成功,对刘备政权态度产生变化,由此被渐渐提拔,但还没多少话语权。    荆州保卫战大获全胜之后,这种态度的变化想必还会更加明显。    刘备是不是益州人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支持他能不能获得足够的好处。    至于其他人则游离于几派之外,称不上派系势力。    这几派之间,东州派与益州派之间有旧仇,刘焉时期纵容东州派打压甚至清洗益州本土反抗势力,刘璋时代对东州派依旧纵容,甚至一度导致东州兵目无法纪、嚣张跋扈。    而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后,诸葛亮主张严肃法纪,说服了东州派的法正,并且邀请他和同属东州派的李严,一起参与编订《蜀科》,重建法制。    蜀科的制定,有荆州派的诸葛亮、伊籍,东州派的法正、李严,还有一个游离于两派之外的怪才刘巴。    既改变了之前法度废弛的状态,初步限制了“专权自恣”的东州官僚与蜀地豪强,让东州派参与其中又避免了其反弹与误会。    诸葛亮的意思是,咱都是为了干事业,力行法治是为了把事业做大做强,而不是刻意打压你们东州派。    地盘这么小,理想这么大,斗来斗去哪有团结对外好处多?    这,便是格局。    而大力推行法治,也减少了益州本土势力所受的打压,缓和了益州派与东州派的矛盾。    这一番法礼并用,恩威并行的组合拳下来,非但没有挑起几大派系的激烈斗争,反而初步整合在了一起,成功排除阻碍,汇集资源支持汉中之战。    而刘禅杀彭羕这件事,在他对老刘的一番陈述之后,在其眼中格局也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法正有没有通过刘禅简单的表述看到这一层暂且不得而知,但其他人一时却是没考虑到这一点的。    所以他们纷纷惊讶于法正不同以往的态度。    他这话,摆明了是要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可这死的是你东州派的人啊?    就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之时,另一个人开口了。    “俺就说彭从事近来气色看着不好,还总往医匠那跑……唉,太子一番好意,想让双方都有个好结果,可惜好事变丧事,确实可惜了。”    开口的是吴懿,另一位东州派的实权人物,还是刘备的舅哥。    吴懿没有看到那么高远的格局,但他对太子外甥的好感度是100。    在东州派官员的身份之前,他首先自认是刘禅的舅舅,胳膊肘哪有朝外拐的?    彭羕?关俺鸟事,连法孝直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太子爱民如子,大王仁政后继有人,实乃幸事。”谯周甚至从头到尾提都没提彭羕,满脸嫌弃,连走个形式都不乐意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