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再苦一苦法正吧 (第1/2页)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力挽狂澜第134章再苦一苦法正吧如今的世道也说不上太平,但终究比当初黄巾起义、各地军阀肆虐的时期要强上不少。 远离战区的百姓尽管日子艰难,总也还能勉强生活。 而荆益二地的百姓,相较他处则要更好一些。 荆州百姓虽然新历大战,但新岁减赋轻徭的政令已由诸葛亮正式发布,传达了下去。 为此战做出突出贡献的枝江县,更是得到了全年免税、不征徭役的优惠政策。 益州百姓条件则普遍要更好一点。 至于棚户区的人们……节日用酒都备好了。 此时的春节便是农历第一天,叫元日、正日等等。 达官贵人们家中,小辈要向家中长辈敬上椒酒。 椒是花椒,此时人们认为性温的花椒有诸多好处,颇有点后世某某神药包治百病的意思。 但这玩意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在此时可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即便棚户区的人们也舍不得如此奢侈。 大家族斗富炫富,除了比马比宅子比美姬,还会建椒香房,盖房子时用花椒涂墙,证明自己有的是钱…… 这点真是千年不改,只是变成了比车、比房、比小秘,比奢侈品。形式变了,本质却都差不多。 而普通百姓,条件好点的用柏叶浸酒,再不行的则折些桃枝叶煮“桃汤”喝,也自有庆祝方式。 吃胶牙饧、五辛盘、每人一个鸡子。 这基本便是平民们的元日饮食了。 素来不吝啬的老刘自然不会只准备这些,王府烹羊宰牛,备下美酒珍馐,大宴成都官员将领。 一时间王府内尊卑列叙,典而有章,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也少不了笙磬筝瑟等雅乐,还有舞蹈。 当然这次因为有吴夫人等女眷出席,也就没法欣赏攒劲儿的节目了。 刘禅还特意命人把那头因为天冷有些打蔫的大象也牵来了。 那个善于驯养大象的年轻南人,指挥大象给众人助兴,颇有点马戏团表演的意思。 看得众人连连惊呼喝彩。 之后中央对各个地方官也会按照级别给一笔赏赐,此皆惯例。 喜庆节日,老刘当然少不了给自己新做一身华服。 蜀锦如今风靡大江南北,很受达官贵人的追捧。 身在成都,喜好名马华服的老刘自然也成了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 赵管事也亲自带人去领了划给刘禅的每季蜀锦。 量比老刘预计的大点儿,但已被刘禅拉到90以上好感的老刘并未在意这种小事。 赤星军发的粮饷虽已走了公账,刘禅也并未停下自己聚敛财富的脚步。 谍报活动也是个烧钱的活儿,想收买线人、行贿,总不能拿几百铜钱打发人家。 当然,这钱每一笔看似花的都很多,还什么实质的东西都买不回来。 可实际上因此少死的人,打赢的仗,却是十倍百倍也换不回的价值。 在刘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儿。 刘关张兄弟三人久违的一起过了个元日,随后便再次分别。 关羽、关平父子回荆州要将诸葛亮与赵云换回来,此次除关银屏外,却将关兴也留了下来。 说是打算让他与刘禅多多相处,顺便能一起接受诸葛军师的教导。 对此刘禅自然不会反对,能多个人帮忙,他高兴还来不及。何况还是二叔之子,天然和自己好感就高,不用顾虑忠诚问题。 张三爷则依旧要返回阆中,在参观过棚户区之后,元日过完,他还单独去过几次刘禅的郊外军营。 再次看过赤星军的日常cao练、军容士气,最关键的是对刘禅的极高忠诚度之后,三爷仍旧绷着脸一言未发。 只是临行前叹了口气,特意对刘禅说了一句:“阿斗,你说得对。” 能从三叔口中听到这句话,刘禅原本对他的担忧也是去了大半。 冬去春来,忙于江陵重建和恢复荆州战后经济民生的诸葛亮被换回了成都。 “孔明!你终于回来了,想煞吾也!” 说这话的不是老刘,当然更不可能是一直对诸葛亮以叔相称、师礼待之的刘禅。 却是尚书令法正…… 迎接孔明的众人都很高兴,但此次法正格外激动。 诸葛亮要是再晚些回来,只会有两个结果。 要么法正薅光自己的头发,要么薅光刘巴的头发…… 无他,这姓刘的爷俩实在是太能造、太能折腾了。 光扩编赤星军的花费、装备配给,就凭空给他添了好多事儿。 一年之计在于春,原本就有诸多统筹规划要做,当初有孔明一起干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