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内修政理,以待天时 (第1/2页)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力挽狂澜第188章内修政理,以待天时成都县令这个职位有些尴尬,一县之令多是本县身份最高之人,但成都县令出门遇个官就比自己大,每日破事还一堆。 而且大王就在眼前,别说作威作福了,想上班摸个鱼都不行。 但是,这个职位就像张翼的江阳县令一般,都是为了考察,为今后高升做跳板的。 在确定了发展计划的现在,马谡尤其忙碌,虽尚未畅谈尽兴,也匆匆告退了。 之后刘禅又提到了关兴。 为了让刘禅更好的拢住人心,老刘特意将赤星军众人的封赏空了出来,等刘禅安排好了再把名单报给他即可。 关兴虽不是赤星军成员,但作为关羽之子,未来或许就能成为儿子的股肱之臣。 因此老刘在会前便与儿子谈及了关兴的安排,二人最终决定让他担任军师将军司马。 关兴其人性格与其兄关平不同,自幼熟读兵书战策、经史子集的他,用兵多有正奇之变,战时于中军指挥战阵,虽有武艺在身而不喜逞孤勇。 有鉴于此,刘禅想着让他跟在诸葛亮身边,多学些东西,日后好当大任。 自己虽也和关兴说过一些理念,但他的性格并不太适合自己的战法,学战阵还是跟着诸葛叔学更好。 对这件事情诸葛亮自然也欣然同意,即便没有刘禅甚至关羽的关系,他亦曾听闻关兴少年游学时的好名声。 何况此次奔袭房陵成功,一举拿下曹军后方城池,亦让诸葛亮十分欣赏。 “太子放心,安国且暂随亮修习治军战阵可矣。” 事情说罢,刘禅未再多留,虽然他很想像以前一样,终日拉着诸葛叔谈天说地,但如今还不是时候,二人都有许多事情要忙。 出了大司马府,刘禅却忽然有个想法。 这种一对一的传帮带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更有针对性,更能因材施教。 然而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对于人才需求量极大的季汉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 更不要说自己心中还装着更远大的计划,而在推行计划的过程中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才。 完全借助世家大族吗? 历史上自曹丕之后的曹家,已经给自己打了个最好的样。 是时候,该着手教育和人才培养了。 当然,这不是说他打算在此时就想彻底打破知识垄断,大搞科举,挖掉世家大族的根…… 如今北伐尚未开始,季汉要是自己先乱了起来,恐怕曹丕枕着老爹的姬妾做梦时都能笑醒。 但仍旧可以先组织会造纸的匠人,像支持王叔和那样,给他们提供生活的保障与良好的环境。 将奖励机制搞起来,让他们将现在的纸张进一步改良,先生产出合格的纸,这将是一切的基础。 同时将类似黄忠一般,没有能力再上场厮杀,却经验丰富、只挂虚职的老将集中起来,办一个军官学校。 先从大族子弟开始,一来他们有基础,成长更快,二来也为接下来要干的事打消他们的疑虑。 然后再挑选军队现役的好苗子,不问出身,送去进修。 等时机成熟了,再完全过渡到不问出身,有教无类,让未来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说做就做,刘禅立刻派人知会马谡,帮他在成都范围内召集善于造纸的匠人。 同时通知将这个消息向外传递,附近郡县有这方面特长的人都可前来。 马谡才刚有幸得见太子,对太子找自己办的第一件事那是极为上心,立刻就当作头等要务安排上了。 同时刘禅又命赵管事,派人寻适合造纸的地点,现成的就买下,没房子就募人建起来。 关于造纸刘禅还是很有信心的,益州好水、好木、好竹,不可能造不出好纸,只是之前没人重视支持罢了。 顺便问了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