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南中乱起 (第2/2页)
r> 刘禅伸手抓过,这铁矛还是很有分量的,当有二三十斤。 蒲元能保持这个姿势稳稳举枪,其实力量还是很大的,也不知为何如此胆小。 这杆铁矛的矛杆并非刘禅想的那种亮闪闪的光滑铁杆,而是表面颇为粗糙的竹节状。 然而作为自小玩枪矛的行家,刘禅一入手便知这种结构更加方便使用。 那种通体光滑的结构是好看,刺击的时候却会因为在手中滑动卸力。 木制尚不明显,铁制的话打磨到光滑如镜,影响就很大了。 嗡——! 刘禅长矛上挑,随后双手一振,那招常用的凤点头使出,铁矛呼啸间,声如猛兽低吼。 矛头下坠的幅度较木制小了不少,但仍可完成这一动作,显然蒲元已经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矛身的韧性。 依照刘禅要求加长的矛头部分乃是为了破重甲,蒲元显然十分明白刘禅的需求。 不过毕竟是赶工的试作品,整体打造的还十分粗糙。 但说实话,就这已经碾压不少铁匠的成品了…… “不错,便照此打造即可。”刘禅喜道。 老刘蹙眉道:“铁铸长矛纵然威力大增,结实耐用,但如此重量,岂非极易疲劳?” 刘禅笑道:“父王只管放心,儿自有分寸。” 他可是有成套特性加成的,怕什么兵器重? 而同样注意到这边的赵云,此时也不错眼珠的盯着那杆长矛:“太子可否将此矛借臣一观?” “嗯?赵叔要看自无不可。”刘禅将矛递了过去。 赵云接过铁矛,同样爱不释手,毕竟刘禅的长矛武艺皆是赵云所授,对兵器的品味自然也都差不多。
同马超一样年逾不惑的赵云,此时舞起长矛亦是毫不费力,人枪合一,动如蛟龙。 “此矛……尚可轻上一半否?” 他虽然甚喜此矛,却知若以此战斗,战不至数十合便会疲惫,如不能速胜便危险了。 如果赵云还在巅峰期自然无妨,但现在年龄毕竟也大了。 蒲元想想道:“若将矛身改细,外包竹片,当可做到。” 赵云喜道:“可否在太子之后,亦为吾打上一杆?” 蒲元拱手道:“遵命。” 刘禅表情微妙,虽然略有不同,但看来赵子龙还是偏爱龙胆亮银枪啊……回头打把蛇矛、偃月刀也给三叔二叔送去。 不合用就权当个小礼物,像他们征战多年定然自有分寸,不会强行拿着不合适的兵器上战场。 若是合用嘛……那正好弥补了自己心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张三爷怎能没有蛇矛,关二爷怎能没有青龙偃月刀呢?! …… 赤星军依照各人所长选定兵种之后,刘禅便进行最后的将校任免。 之前完全由士兵推举的办法,在人多了以后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士兵们在推举将校的时候,往往更多考虑勇武以及为人。 而像“战术策略”、“大局观”这种东西,士兵们的眼光参差不齐,往往很难达成一致,甚至忽略这项重要能力。 于是刘禅便将完全推举,变成了士兵推举基层将校,刘禅依立功表现及能力提名高级将校,最后经士兵委员会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再正式任命的模式。 在领兵sao扰曹军、封锁其斥候的战斗阶段,以及柴荣冒进之后,组织士兵杀出火场时,李二、丁奉、钱多等人都表现突出。 胡立等骑兵队成员亦在埋伏曹军、阻击孟达的战役中有立功表现。 李二被任命为赤星将军,虽只是个杂号将军,但赤星将军四个大字,让他只觉得人生已经到达了顶点……心情激动得无以复加。 丁奉则继任赤星左校尉,这仍旧比他当初的偏将军要低,可他也是满面红光。太子的看重,兄弟们对他这个东吴降将的认可,皆让他感动不已。 骑兵队长胡立升任赤星右校尉。 越长越壮、力气越来越大而每战当先的钱多升军司马。 其他将校亦各有任命。 在正规军细分为各专精兵种之后,阵型的生克变化就更加丰富。 推广曲辕犁的事情也差不多上了轨道,等法正痊愈诸葛叔便可清闲一些,到时又可以去找诸葛叔讨教一下新的阵法。 没准还能加快“诸葛八阵”的问世。 …… 此后,刘禅又命人择细心手巧男子送去王叔和手下医匠那里,简单培训包扎、止血等技能,充作战时“护士”,挑选其手下医匠两名充作军医。 进一步完善着赤星军的各方面保障。 于此同时,造纸作坊、蒲元的锻造作坊也都陆续上马、开工。 至于军校的事情,进度虽比较慢,但也得到了老刘与诸葛亮的首肯,正交由尚书台讨论细节。 张飞、赵云则分批开始向南调集军队,默默进驻犍为、江阳、巴郡各地。 终于,建安二十五年,四月,南中大姓雍闿、孟获,联合越雟夷王高定,牂牁太守朱褒,悍然起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