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真正的《劝学诗》! (第2/2页)
“我的天!” “我刚刚还在抱怨《劝学诗》太长,西楼就来了一首短的?” “妈呀,西楼你别吓我。” “……” 网友们心都是窒息的。 他们这些人在评论区议论《劝学诗》太长不好背诵,本来只是一种自嘲的语气,并没有说它任何不好的意思。 可谁能想到,西楼竟然真的整出了一首短的! 在最初的震撼后。 众人才认真看向西楼给出的短《劝学诗》。 这一刻,网友们再也坐不住了。 “我的妈呀,这首诗写的太经典了吧?” “将读书的好处展示的淋漓尽致啊!” “虽然简单粗暴了点,可却真正阐述出了读书的作用!” “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最喜欢这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了这句话,以后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每一句诗,都写到了我的心里。” “比起之前的《劝学诗》,我果然还是更喜欢西楼写的这个。它才是我等去读书的终极梦想啊。” “……” 十分钟后。 这首诗的热度就弥漫了出去,在斗音上广为流传。 半小时后。 这首诗已经攀上了微博热搜。 这一次,网友们掀起的热浪比上次王默写出《神童诗》还要大。因为这次的《劝学诗》通俗易懂、说理明确、简单直白、理由粗暴。 尤其是诗中四个“书中自有……”更是让一众网友激动异常。 “为了黄金屋,从此以后努力读书!”
“为了颜如玉,从此以后发愤图强!” “为了千钟粟,从此以后悬梁刺股!” 不过也有不少人觉得西楼这首诗太功利化了,不是正能量的东西。这样的诗会让年轻人对读书产生不正确的追求和欲望。 然而这种说法,马上就被人反驳。 反驳者说道:“那按照你的说法,什么才是正能量的劝学?难道要说读书是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奉献一切,为人民奉献一生?这样的内容的确有正能量,但能有效果吗?年轻人看了这样的内容,会产生去努力学习的渴望吗? 若是跟孩子们讲正能量的东西,就能让他们认真读书,我们还犯得着这么心焦? 有些东西,只有对症下药才有用。 只有让孩子们直观看到读书的好处,才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渴望。” 又有一人道:“反正我觉得西楼这首《劝学诗》,说到了我心坎里。如今这个社会,成功的标志就是:有钱!有钱代表了成功,有钱代表了有出息,有钱代表了身份和地位。虽然我痛恨这样的金钱社会,可它就是事实! 难道就因为西楼的《劝学诗》说出了社会的根源,道出了不太好的社会理念,就去否定这首诗的意义? 至少在我看来,西楼用最粗暴的诗词,告诉大家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够拥有黄金屋、颜如玉。这样的劝学,效果才是最好的!” 当然,这两人的言论,很快又遭到了他人的强烈反驳。 网络上。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反正谁也说服不了谁。 袁雄很快就找到了王默,眼里带着凝重:“阿默,这次的诗,你不应该发表的啊。” 王默眉毛一挑:“哦?” 袁雄语气有些凝重道:“虽然你这首诗意义深刻,但的确不太符合官方正能量。所以你写出这样的诗来,恐怕在许多人心中,都会觉得你是一个功利性很强的人了。” 王默听着袁雄的话,忽然幽幽叹了口气:“雄哥,之前官媒数次转发我的诗词或者所作所为,让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高高在上、只会为国家为民生着想的圣人。但这样真的好吗?” 袁雄一愣:“这……” 王默叹气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让官媒将我捧到圣人的高度,我无法接受,也接受不了。” 袁雄想了想:“所以你写了这首诗?” 王默道:“我只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大家,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我跟大家一样都很俗气。而且这首诗,我并不觉得不符合官方正能量就有什么不好。因为,我写的就是社会现状。我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让大家认识到一些社会本质,并且接受它。古往今来,读书不都是为了有出息?就如同一名网友说的:什么是有出息的标准?有钱!有权!有势!” “这……” 袁雄想反驳王默,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王默沉声道:“其实,我本来还想写一首诗的。” 袁雄一愣:“什么诗?” 王默眼睛看向外面,轻声道: “穷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且看杯中酒。 杯杯先敬有钱人。” 说完后,他便陷入了沉默。 而站在一旁的袁雄,心中登时变得五味杂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