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二章:夷州兵乱 (第2/2页)
可小王爷自打沈三姑娘过世之后,就喜怒无常……” “小王爷何时不喜怒无常了?你以前不跑得挺勤的?” “现在不一样啊爹,上回太子爷都被吼出来了,我哪敢再去啊?” “你到底去是不去?”镇远侯虎目怒瞪,大掌一拍,拍得桌面震天响。 “……去。” 赵延平这声应的,别提多委屈了。 去小王爷那里不用递贴子,因为递了小王爷也不会看。 赵延平已经算是将古璟瑄得脾性摸得算清的人了,正因为摸得清,所以他才知道,这会儿喜怒极为无常的小王爷,招惹他,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小王爷除了有威严之外,还有杀气…… 赵延平迫于爹的威压,鼓气勇力来到了帽儿胡同的小院门前,可在抬手敲门时,又怂了。 前两日才被从这门里赶出来,这马上又赶着来了。想想最近往这儿跑的次数,赵延平心里直发杵。 扰了小王爷缅怀沈三姑娘,万一他动起手来,那还能不能躲啊?小王爷武功高强,那拳头肯定比自家爹那雷声大雨点小的拳头强得多了。 想到这里,方才抬手时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歇了下来。 就这样迟疑来迟疑去,不知不觉,赵延平站在门口已经好一阵了。 他不动,不说话,只发呆,便没有脚步声。易闻从门里出来,冷不防就看到门外站了个人,登时一愣。 赵延平也万没想到,会从里面出来了人,也愣了,呆呆地看着出来那人,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易闻还算镇定,立刻摆出一副若无其事地表情,装成是来拜访之人,随意地朝赵小侯爷一拱手,便转身离去。 待人走出几步后,赵延平地回过神来,箭步冲上去,扯着易闻的袖子,一脸认真地问:“这位兄台,也是来拜访小王爷的?” “呃……是。”易闻硬着头皮回了他的话,生怕他接下来问他来找楼主做什么? 不过还好,赵延平并不关心这些,而是一脸紧张地朝他打听:“那,今日,小王爷的心情如何?” “这……”易闻两眼望天地想了想。前两日沈三姑娘在时,楼主心情还算是不错的,现下沈三姑娘走了,楼主便有些失魂落魄了,也算不得心情不好吧。 于是,他便答道:“心情尚可。” 赵延平纠结了。这“尚可”,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那,依兄台之见,此时进去叨扰,可会惹恼了王爷?” 赵延平都问得如此明白了,易闻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他忍不住笑了笑,一本正经地提醒道:“依在下之见,只要不提与沈三姑娘有关之事,应是无碍。” 赵延平一听,满心欢喜地道了谢,拎着礼物就敲门进去了。心中还感叹着,今日运气不错,遇到了个好人呐。 易闻待他进门之后,才失笑地摇了摇头。 这个赵小侯爷,当真是心无芥蒂,见他从屋内出来,竟然一点也不怀疑,还擅自上前与他搭话。这性子,倒有些像初见沈三姑娘时她那份莽撞,难怪楼主能容得了他。 随后,身形一闪,身影便从巷中消失了。 夷州兵变,当了大半辈兵的镇远侯一眼就看出了这事不寻常。兵变无论对士兵还是将领来说,都是极为严重之事。倒戈叛变,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与使命,这是比杀了他们还要严重的事情。 况且,每个兵的背后,还有一家妻儿老小,若无缘由,谁会在这太平盛世兵变? 此中,必有隐情。 所以,他才第一时间派了儿子去小王爷处打探情况。皇上的心思,这朝廷中唯有小王爷最知。因为这朝中上下,唯有小王爷一人,皇上是知无不言,深信不疑的。 只因,小王爷眼里,没有权势,对皇位无丝毫觊觎之心。 而此时,皇上心中想的,与镇远侯如出一辙。 太平盛世闹出兵变,而且就是京城边上。作为一个皇帝,如何能容忍?这岂不是在生生地打脸,用事实来骂他治国不利吗? 此事,皇帝自是无论如何都要查个水落石出的。 吕归元幕后之人还没头绪,刚一拿了他,夷州就兵变了,并且朝廷官员借此机会又是上书又是求情,两者若没关联,他是断然不信的。 若只是如此,倒也还好。只是,那卦解之词,犹如一根绳缠在他心头,搅得他不得安宁。 夷州兵变,是否与那卦象所指有何关联?破军所指者,又是何人? 心中起了疑,便觉得谁都可疑。皇上此时的心情,是从未有过地警惕。似乎现在身边,谁也信不得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