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_557《赴一场亚热带雨季的奇幻与诗意之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57《赴一场亚热带雨季的奇幻与诗意之约》 (第2/2页)


    雨水,青苔,朽木,还有石板路,潮湿温润的亚热带气候,黔南地区的方言。

    一开始是几段支离破碎的段落,作为看惯了剧情套路模式我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慢慢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就像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观众以为说的是追寻与归来,但其实还有更深的含义。

    这些,就是明媚被众多人称赞「大师」的部分。

    我想,会写诗的陈升医生追寻的并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他那些零碎的诗句,有的人说是文艺病,有的人说是中年男人的碎碎念,但其实也有可能是作者赋予主角本身的一种情怀。

    名词与名词的连接,构成了一些很模糊的景象,就像陈升的梦一样。

    印象最深的,是陈升在荡麦的那段奇幻的际遇。

    长镜头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炫技,然而在《路边野餐》中,内容大于形式。

    他的长镜头,将过去和现在的内容包囊在同一个时空里。

    长镜头的不剪辑,让时间错乱,变成「同一时空」。过去的人和事,陈生自己的回忆,全部出现在一个镜头里。

    陈升也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与过去和解的办法,窗外飞驰而过的火车,上面有卫卫画的时钟,时间倒流。

    京城连夜冬雨雨,我们再来看看像雨一样的诗。

    这些都是导演自己写的,对乡土、对人情的一片热忱。这也让我们期待着,她的下一部长片。

    这是一个叫做张文的青年发表在豆瓣上有一篇关于《路边野餐》影评,名字叫《赴一场亚热带雨季的奇幻与诗意之约》

    仅仅过了两天时间,点赞过两千,有500人回应。

    明媚也看到这篇影评。

    这样的天气自然不适合出门,女儿彤彤已经返回美国,剩下一家三口连同小保姆都呆在家里,其乐融融。

    明媚窝在沙发里,光着脚丫搭在俞冬青的腿上,毫不顾忌自己的形象。

    “竟然把我称作大师?太高估我了,真不敢当。”她说着脸色有点红。

    “别谦虚嘛.”俞冬青打趣道:“我以后就要叫你明大师了。”

    “去,去你就别揶揄我了,我有自知之明。”明媚嗔道。

    “好啦,我要给老徐发个微信看现在票房多少,不能亏老公的钱。”明媚说完又着拿起手机。

    没过两分钟,明媚突然“啊”的惊叫一声,吓了俞冬青一大跳。

    “咋了,一惊一乍的?”

    557“老公,你知道这三天票房多少?”明媚一脸激动。

    “三天?应该保本了吧?”

    “岂止是保本,你看看!”明媚递给俞冬青手机。

    是老徐的微信消息。

    前三天票房800万!

    当然这点票房收入和那些大片无法相比,毕竟影片投资仅仅200万。

    何况这才是三天票房。

    “老公,我们又赚了。”明媚喃喃说道。

    她原本已经做好亏的打算,没想到还是大赚!

    《路边野餐》元月15日公映,2月1日下架,虽然只有半个月的上映时间,但也创造了3800万的票房收入。

    有人高呼,文艺片的春天来了!

    俞冬青不知道文艺片的春天来没来,但帝都的春天快要来了。

    感谢沫家的云、长河漫、一平方她爹、江川亭888、ACDSEE投的月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