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初代的藩王们  (第2/2页)
    例如韩信。    同样的兵书。    他读了,有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美谈。    而更多的家传渊博,从小接受指导的军中世家子弟,却不过是平庸之辈。    校场师傅们的汇报不提,朱棣对儿子们本就留心,很快发现了老二的与众不同。    燕王府是军藩。    镇守北境,开疆拓土。    是守着家业,还是扩大家业。    朱棣有时候很烦扰。    他是藩王。    真要是有心老二,有的是手段把家业交给老二。    可他还是父亲。    同样也心疼长子。    下人来报,长史求见。    燕王不敢慢怠。    他才刚回家,没有紧要的事,葛诚不会来找他。    果然。    到了客厅,见到了葛诚一脸的严肃。    “什么?”    听完解释,朱棣大怒。    谁他娘的敢断北平城的道路。    这是要起兵造反!    “背后好像是大公子。”    “他?”    “他一个小子,无官无权,有这么大能耐?”    朱棣不可置信。    能断了北平城所有的道路,需要的人手可不少。
    还需要胆子大的人。    胆子小谁敢做这种事?    今天能跟着他断了北平城的道路,明天就能跟着他造反了。    “呵呵。”    朱棣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自己十四岁的长子,竟然有这个能力,作为父亲,朱棣竟然觉得还不错。    “要不要让人帮一帮大公子?”    葛诚提议道。    矿工始终是矿工,不如军队出面的效率高。    “这件事咱不方便出面,还真只能靠老大自己,他要是截得住人,咱帮他兜着,要是截不住人,那他也怪不了别人。”    “燕王说的对。”    葛诚放弃了帮助大公子。    秦王府长史的举动看上去很不讲究,也很傻,他自己可以找人仿制嘛。    不懂的人会纳闷,用得着抢人么。而明白人才晓得,此人真正的用意其实是个引子。    抽水的蒸汽机的确是个让人眼红的商品。    但此物是燕王府出产,不是寻常人家做出来的。    秦王府无法仿制。    传出去秦王府没理。    秦王虽然不讲道理,名声不好听,可那是面对的百姓。    燕王不出手反而是帮助大公子。    否则。    秦王哪天当面问起燕王。    “劳什子东西,值得老四亲自下场,竟然与下面的人计较起来了。”    就给了秦王理由。    明面上责罚下人,实际上就能借着这个由头,和燕王正式沟通起此物。    此物,的确有大利。    英国工业革命能成功,因为参与者不光是商人与工匠,同样还吸引了贵族。    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贵族之间的下场,讲究个吃相。    英国最开始的专利法,背后就是王权与贵族们之间妥协的产物。    否则当时没有权贵的背书,普通人能靠什么维护自己的利益。    明明可以直接抢,但是贵族之间仍然还是讲究个吃相。    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甚至可以不在乎利益。    和古代春秋打仗的行为类似。    明明打了胜仗,胜利者却向失败者让步,还出力帮助失败者东山再起。    同样。    秦王府明明可以直接仿造,却选择这种隐晦的方式,费九牛二虎之力,就为了能有个理由让秦王出面和燕王说话。    而燕王要做的就是不给秦王开口的理由。    初代的藩王们。    还有些放不下身段。    例如历史上。    宁王明明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军队交给燕王,以抵抗削藩之策,却在朱棣最危急的时候,仍然费劲了周章绕了好几个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