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朱高炽的隐患 (第1/2页)
第85章朱高炽的隐患 朱棣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心里有些不舒服。 老大跑了,好像自己被他服了?也不对啊,他神神叨叨的个不停,到底了个啥? 听起来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仔细一想,屁也不是。 可又觉得吧,总有些意思在里头。 “王妃,你老大是不是想娶媳妇了?” “你们父子像话吗!” 徐氏不满道。 “这老大啊,越来越不敦厚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朱棣摸了摸下巴。 “以前抱怨老大性格忠厚,吓得老大见到你就发抖,可怜见,老大有了改变,伱还是抱怨,当你的儿子是下最不容易的事情。” 朱棣点点头,“那是自然。” “老大很快有麻烦了。” 徐氏手中停了下来,把如意放到炕桌上,朱棣回过头,露出不满的眼神。 徐氏瞪了一眼。 两人青梅竹马,在定亲前就互相倾心,又是门当户对,有相同的教育背景,认知处于一个水平。 朱棣知道妻子是真生气了,于是心翼翼的笑了起来。 “老大招了那么多壮丁,不少人要服徭役的,以前布政司睁只眼闭只眼,这一万两银子传出去,布政司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可以让老大要回这一万两银子不?” “妇人之见。” 朱棣嘲讽道,立马跟着解释,“就算没有这一万两银子,以老大用工人数的速度,迟早也要面对这个问题。” 燕王妃刚被朱棣嘲讽,自然还击道。 “你们这对父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哪里有父亲等着看儿子笑话的?你为什么不提点他?” 朱棣摇了摇头。 他就喜欢和妻子这般的交流,让他反而感到温馨。 不过妻子也收敛了许多,当姐的时候,对自己都敢耍脾气,还要自己去哄。 夫妻多年,两人都开始使用最舒服的姿态面对对方了。 “咱一句话,老大能反驳十句,把他能耐的,咱要看看,他有没有本事,化解这件事。” 徐氏刚要开口,朱棣挥了挥手,一脸的严肃,变脸就变脸,“这件事如葛长史所言,咱还真不好出面。” “自从姚广孝告诉老大,今年时机正好,老大深信不疑,以前还是打闹,如今放手施为,丝毫不顾及局面。” “姚广孝错了呢?干系太大,咱都下不了决心,如果不是看老大这般用心,在工厂费劲了心思,咱早就拦着他了。” “你要认为咱不在意老大,可是委屈了咱。” 徐氏虽然有很多主意,但非常有分寸,知道什么时候,不该什么话。 听到了夫君的心里话,她也只能放手老大的事。 “布政司啊。” 徐氏轻叹一声。 朱棣也板着脸。 以前的藩王府不光各色俸禄高,权利更大。 那时候的长史还不叫长史,称作王相,正二品大员,王府中三套衙门,不但管理兵权,地方事务也被藩王府控制。 地方三司的头头脑脑,每个月都要拜见藩王,向藩王汇报衙门的事情。 秦王在应府的时候名声不错,到了山西后,为什么和官员们闹得越演越烈呢。 因为物是人非。 正二品的王相,变成了正五品的长史,大部分王府衙门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地方三司的崛起。 藩王的权利,被三司分走,而且每年都在吞噬。 比起燕王拉拢和对抗的双重手段,秦王更加的激烈,甚至当众鞭打违逆他的官员们。 结果众人皆知,他败的一塌涂地。 燕王虽然比起秦王的手段要高深些,可要北平府内,燕王府的声势也不如以前了。 官员们非必要不敢得罪燕王,但像大员们,该坚持的时候,还是敢和燕王争的,如果官员真要是为难老大,徐氏一点也不奇怪。 公公。 这些年在消减藩王的权势。 “就怕老大没有防备,万一栽了跟头,他对工业又好重视,不会轻易退步,该如何是好呀。” 知子莫若母,徐氏把老大最近的变化看在眼里,深知老大的在乎。 朱棣摸了摸下巴,心狠的道。 “那就更要给他一个教训,不要以为能为所欲为,如果对他二伯的前车之鉴视而不见,咱就要重新考虑老大的能力。” 都勋贵如狼。 朱棣却不这么认为,三年一科举的文官才叫如狼。 文官的权利越来越大,和勋贵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两者之间如果按照老大刚才的言论,就是无关对错,而是权利之争。 如何在文官获得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局面上,保存住自己的权利,朱棣费劲了心思。 二哥沉不住气,下场很清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