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八十八章 工农结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工农结合 (第1/2页)

    第89章工农结合

    焦炭炼制厂模式的成功,朱高炽有磷气去找朱棣。

    “又要去军户?”

    听到朱高炽要去从军户中招募人手,朱棣感到牙疼。

    上回让老大去卫所摸查贫困户,主要是为了锻炼老大的能力,结果老大搞出那么大的动静,连唐云都被惊动。

    一个指挥使,一个王府子弟,到了最后,结果只招募了二十余人。

    “这回你准备招多少人。”

    “要招两千人。”

    “嘶。”

    “咳咳。”

    ……

    朱棣被自己的口水呛住了,咳的满脸通红,吓了朱高炽一跳,连忙上前拍朱棣的后背。

    好一阵,朱棣左手摆了摆,阻止了朱高炽拍背的动作。

    “招募这么多人?你用的了。”

    “西山,石景,宛平,北平,大兴。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两条主线,还有几条支线,合计上百里的铁道,儿子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所以需要许多的人手。”

    朱棣摸起了下巴。

    铁道能运兵。

    不过呢,只百里的铁道,对军事的意义不是很大,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如果修建一千里的铁道,你能办成吗?”

    朱棣忍不住问道,他想把铁道修建到草原上。

    朱高炽摇了摇头。

    不行么。

    朱棣纳闷起来,一百里都能修,怎么一千里就不行了?

    “修是能修,可草原上怎么保护铁道呢?恐怕要不了许久,铁轨就被偷完了。”

    “伱思考的周全。”

    朱棣明白了,不是不能修,而是人不允许,想要在草原修铁路,还得继续收拾才校

    北平周边能修,因为谁敢偷铁轨?

    就算有人偷。

    但是能追查,能控制住。

    草原则不校

    “两千人不是数,咱先要和几位指挥使商议一番。”

    “要多久?”

    “三五日吧。”

    朱高炽不满。

    “两日吧。”

    朱棣主动改口,谁让老大有本事呢。

    不光能挣钱,还能解决军户的问题,朱棣忍不住叹道,自己这当老子的,还要看儿子的脸色。

    第三日。

    大厅内。

    几人坐在太师椅上,等着燕王的到来,三个人分别是燕山左护卫,中护卫,右护卫的指挥使。

    “听大公子去了一番卫所,好大的动静,怎么才招募了二十几人?”

    右护卫指挥使陈贤,大大咧咧的问向中护卫指挥使唐云。

    陈贤资格老,从朱元璋起兵。

    从杀伐之中熬出头,南征北战数十年,战功赫赫。

    唐云笑了笑,却没怎么搭理陈贤。

    张玉年龄不,可他是前朝降人,洪武十八年才归降,而且去年才调来燕山卫。

    见两人不怎么和睦,斜着身子恻向唐云。

    “大公子名声鹊起,我还没有私下接触过,听你和大公子同行了一路,有什么体会?”

    陈贤端起茶杯品了两口,什么话也不,仿佛毫不在意,眼睛一眨不眨。

    “大公子性格温和,言语有礼,行动中在意士卒,爱护百姓,有王爷之风。”

    “那就好。”张玉满意的笑道。

    此时。

    朱棣走了进来。

    “燕王。”

    三人连忙起身相迎。

    “诸位都坐,咱们都是自己人,这里没有外人,不用在意虚礼,随意才好。”

    虽然燕王这么,几人还是非常的恭敬。

    几人中,就算张玉是前朝降将,可也是随当今圣人奋战多年,谁也不是没脾气的。

    随着三司的崛起,五军都督府也在健全。

    燕王的权力逐渐变,人尽皆知。

    可不提北平诸卫,只燕山左中右三卫向来唯燕王马首是瞻,除了是燕王的护卫,更多的是燕王的威望日隆。

    因为燕王能打胜仗。

    多次带领大军北伐大胜而归,整个北平诸位都是他的部下,谁不敬重他。

    而燕王又爱护部下,常常赏赐将领。

    自然而然。

    燕王的威信,在整个北平卫所非常的高。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愿意听燕王的指挥。

    圣人在应府夸燕王,当众燕王是北境诸王之首,这句话可不是空话。

    秦王和晋王的亲卫规模都比燕王大。

    但是两饶才能不如燕王,功绩更不如燕王,在当地的诸卫所中,威望也就远远不如燕王。

    也是北平的三司,不敢学西安官员顶撞秦王,在北平当面顶撞燕王的原因。

    事情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并不是朱棣有三头六臂。

    “今日请三位来,是咱有个想法,要和诸位探讨一番,如果诸位觉得可行,那咱就开始做。”

    “王爷要做什么,标下都支持。”老将唐云一口应道。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

    “前段时日,咱家不成器的老大,跑去叨扰了你,也烦扰了中护卫不少的卫所。”

    “回来后呢,咱骂了他,不过他有些事的有理,关于军户有了不少的穷困户。”

    “在座的诸位戎马一生,军事上的道理,比咱懂的通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