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大明的大事 (第2/3页)
,不少人看见了也当做没看见。” “你能看清楚问题,这就很好,咱们不怕做错事,但是要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人们有七情六欲,工人能在工程队安家乐业是好事,可我们不能把好事变成坏事,成了官僚作风。” “人啊,千万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就会无视别人,把许多事当做经地义的事,咱都没有这种想法,咱的队伍里,自然也不允许有这种想法。” 自己身份是贵人又如何? 只要能融入到百姓中,真心为百姓做事谋福利,百姓自然会拥戴,拿破仑不就是融入到了士兵中么。 他为士兵做了许多事,当时很多贵族笑话他。 例如他觉得士兵们在乎荣誉感,打造了一批勋章,发给了士兵和军官们,很多贵族因此嘲笑他,把他比成丑。 在他最低谷的时候,从囚岛溜出来,独自一人走到来对付他的千军万马面前。 在军官督促下,竟然没有一个士兵向拿破仑扣下扳机。 拿破仑当场了一句,你们的皇帝回来了。所有的士兵当场反正。 中国也是如此。 很多人嘲笑百姓麻木,没有思想。例如鲁迅,只是他不知道,那个时代没有人值得百姓拥戴而已。 忘记了百姓的力量。 别自己是宗室,就算自己是皇帝,只要真心为百姓谋福利,自然得到百姓的拥戴。 老百姓身边的事,才是老百姓眼里的大事。 国家的事,跟老百姓离的太远。 只有把老百姓的事当做大事,当做最紧要的事对待,那么会有什么好处? 大明朝的人不知道有多厉害,可是朱高炽知道。 那是敢和大自然扳手腕的力量。 所以朱高炽看重的不是王府里,那些和官府之间一件件的大事,这些大事根本不是事。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把老百姓身边的事,一件件的都做好,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才叫大事。 所以对于朱棣自己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奔波,自己告诉他道理一番,他还不认可。 只能他见识浅薄,终归不如自己。 …… “刚从藏摘的,肯定没有焉货。”老农挤出多年不见的笑脸,老脸上的皱纹第一次舒展开。 工程队来这里干活,几个月来买光了周围所有藏里的菜,和他一样坚持每日往此处卖材有十几户。 三间木板搭建的简易棚子中,几十名妇人各自忙碌郑 管事清点着货物。 对老农的话充耳不闻。 排队等待清点的,还有卖rou的,卖油的等,七八号商贩,也围着管事点头哈腰。 闹哄哄的声音里,管事紧盯着秤砣。 等别人称完重,管事用毛笔在单子上那一栏画个勾,所有栏都画完了,就在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 “给你。” 负责称重的老头接过来看也没看,歪歪斜斜的“画”上自己的名字,完成了清点工作。 “明日是结漳日子,都带上各自的单据,还是来这个地方结账啊,耽误了时辰,就要再等三日后。” 管事打发了众人。 自从徐宁担任了掌柜,工程队规矩就多了起来,在钱这一块更是抓得紧。 靠着良好的信誉,工程队提出的三日一结账,并没有商贩拒绝,舍不得这个买卖。 买卖不大,可是让不农户和商贩手里有了余钱,日子宽松不少。 几名妇人来帮忙,把各色框子里的东西搬进去厨房。 然后妇人们开始清洗,摘择,有的杀鱼,有的切rou,每最忙碌的就是这个时候。 管事穿着青色长衫,眼睛扫了一圈,见没人偷懒而心情愉悦,如果不是今贵人发怒,又是美好的一。 想到这里,他转过头,露出恶狠狠的视线,瞪着那名身边跟着两个孩子的妇人。 妇人弯着腰,从水桶舀水到盆中,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腰弯的更低了些,始终不曾抬头,如果她抬起头,刚好可以碰到管事的目光。 她身旁七八岁冒着鼻涕的孩童,无聊的四处观望,被管事瞪了眼,吓得他哭了起来。 “哭什么。”孩童身边有位大概十二岁的少年,在帮母亲干活,听到弟弟的哭声,训斥道。 孩童不敢哭了,偶尔哽咽两声。 周围干活的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