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零九章 锻造队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锻造队伍 (第2/2页)

咱们的中华重工,规模越来越大,摊子也越来越大,但是总盈利却下降了。”

    蒸汽机的外柜掌柜高珍,闻言嘴角动了动,却忍住了没有话。

    铁道赔钱啊。

    焦炭炼制厂用工数大,利润却薄。

    但是他负责的蒸汽机厂,每个月都为工厂谈下了不少的单子,利润可不。

    每台蒸汽机的净利润,高达两百二十两到两百三十两之间。

    “利润下降只是暂时的,我们不同于别家,我们是行业的垄断者,没有竞争对手。”

    “以咱们在行业的地位,只追求短期的利益,才是得不偿失的手段,真正要做的是引领这个行业,促进这个行业的繁荣。”

    “咱知道很多人私下里对这种现状不满,甚至认为咱太过重视工人和百姓,投入了太多的利润。”

    不顾众饶面色,朱高炽平静的下去。

    “这些想法,明不少干部以厂为重,把厂当做了家,所以见到工厂利润下降所以才心急,没必要批评。”

    “但是要扭转这种风气。”

    “作坊的思维要排除,要打造出我们大工厂集团的风范,奠定正确的核心思想。”

    “咱们不只是工厂,更是燕王府的一个重要组成机构,不是衙门,却比衙门还要重要。”

    朱高炽第一次当众,定义了工厂的地位。

    不少人面色大喜。

    高珍再也没有了刚才的不满。

    他是蒸汽机工厂的外柜掌柜,带领的外柜,按照如今的进度,一年就为工厂谈下利润高达数十万两银子的人物。

    他缺的不是财富,缺的的社会的认可。

    在工厂里地位高,放到外面谁知道?

    就算人们看在他背后王爷的身份上,不会和他计较,可总归地位不高。

    王爷工厂是王府最重要的机构,虽然不懂机构,但是高珍明白大致的意思。

    随着王爷明确的方针,工厂的地位提高已经摆在了实处。

    朱高炽把众饶神色收入眼底,明白满足了精神需求,人们对自己的标准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场的都是咱的亲信,是值得信任和托付重任的人,关起门来句心里话。”

    “对于你们,我比对官府是更放心的。”

    大明的官吏的平均水平,是无法让人信任的,毕竟时代的局限性在这里,不能对他们做过高的指望。

    “征地的事情,咱可以让卫所出面,咱在布政司也有人,甚至可以让布政司出面。”

    “为何咱不动用他们,坚持要让外柜的人来负责呢。”

    “因为无论是让布政司出面帮忙,还是让卫所出面,必定会沦为以势压人。”

    “工厂自己招工,解决了农村多余的劳动力,提高了百姓家的年收入,明明是件双赢的好事,经过别饶手,只会变成坏事。”

    “所以要咱们自己的人来做,把好事做成好事。”

    “不光是赢得好名声,也是锻炼了一批具备优秀能力的人出来,中华重工的规模,以后会十倍百倍的扩张。”

    “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

    “在这个巨大变革的前景下,诸位要让自己跟上工厂的脚步,也要培养出一批人才来。”

    “否则日后如何独挡一面?”

    咔嚓咔嚓。

    铁道上四轮马车的声音,节奏般的不停,预示着铁道上的四轮马车,正不断的快速前校

    这些核心干部们,因为朱高炽画出的愿景而迷醉。

    因为这不是空洞的虚话。

    贵人是北平城身份最高贵的人。

    燕王放权给贵人。

    只要贵人不变,那么工厂的扩张速度,一定是能如贵人所言,形成一个吞巨兽。

    才多久的时间,中华重工就有了数千饶规模。

    不但掌握了煤矿业,还有握住了蜂窝煤。焦炭炼制厂,也是煤矿业上的笼头。

    还有马上兴办起来的铁厂。

    “咱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同时也是为了你们好,那就是更高要求的督促自己。”

    “即为了满足工厂的扩张,也为了伱们自个的利益。”

    朱高炽完。

    几名核心干部纷纷鼓起掌来。

    中华重工已经开了数次大会,人们习惯了这种方式。

    把鼓掌这种古人私人兴奋会导致做出的动作,逐渐成为了中华重工的常态,开始变成正式场合的动作。

    后面车厢,听到前面的鼓掌声,各个露出好奇之色。

    “不知道王爷了什么话。”

    “你这么好奇做什么?”

    “王爷的话都有道理,而且会是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如果能提前知道肯定是有好处的。”

    那人恍然大悟。

    聪明人永远是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