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草台班子的元老 (第2/2页)
铁道。 看见过几回四轮马车跑的又快又稳,叮当叮当直响,节奏的声音还很好听。 “坐过两回,的确很新奇,估摸以后这玩意的用处越来越大,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 “这其中的道多了去,不是三言两语的完的,回头再跟你细讲。” “我先回矿上去了,好跟东家交差。” “这就走?” “下回有时间再过来。” “他五哥,怎么饭都不吃就走呢。”妇人追了出来。 …… 蜂窝煤商会馆正式成立。 行业规模,结构松散,参与的只有八家,因此中华重工腾出了一间房子,提供给会馆使用。 商会会馆的馆主,一事不凡二主,外柜掌柜高珍提议,朱高炽同意,由外柜管事王仁担任。 副馆主为蜂窝煤作坊主郭松。 有人还不好意思,觉得题大作,传出去让外面的人笑话,可不是,八家蜂窝煤作坊主,一年也才多少银子的利润。 还敢成立个商会,提起来都不好意思。 郭松却不这么想。 他认为大有可为,只要去掉身上的阻碍,这个行业利润虽薄,但是市场巨大。 走量也可以取胜。 现在自己一年虽然才挣几百两银子,可是当规模扩大到十倍,百倍后,那就是一年数万两银子的利润。 一年如果能挣个数万两银子,放在北平城的台面上,那也是够看的。 在场的加上王仁,也才九个人。 所以众人坐在一个圆桌上,桌子上有七盘荤菜,五盘素菜,当做会馆成立的庆祝。 众人互相敬了一番,王仁几杯酒下肚,面色丝毫不变,镇定自若的道。 “咱们今年在这里关起门来吃,明年就去北平最大的酒楼,定下包间来庆祝。”
“好,得好。” 郭松有模有样的附和道。 其余人也跟着了几句,气氛不怎么浓厚。 “我知道诸位心里不以为然,认为我大话,我今也开门见山,往常我在外柜,与外面各家谈生意,一笔生意上万两银子的都樱” “可我为什么要来当这个馆主呢,除了承蒙诸位的信任,也有我在王爷面前主动争取的原因。” “不瞒诸位,王爷对煤炭业的发展进度有些不满。” “这还不满?” 有人惊讶道。 最近一年增加的矿井,比往常十几年都要多。 “王爷有点石成金之术,他的眼光,无人不服气,他认为不足,那肯定是不足的。” 郭松肯定的到。 他的话音刚落,其余人纷纷开口。 “此言甚是,我们这个行业,就是王爷凭空打造出来的。” “没有王爷,哪里有再坐的我们。” “我也不怕诸位笑话,我以前就是在乡下挑扁担的卖货郎,风吹日晒一年也到手不了几个银子。” “如果不是这蜂窝煤,我还不知道要受苦多久。” “呵呵,你可别这么。”郭松笑了起来,忍不住道:“工程队的掌柜徐宁,你们可有没有听过?” 有人听过,还有人见过,有人摇了摇头。 “他以前就是铺子上的学徒,也是打算去当卖货郎,后来正好得知我们工厂招工,才来应聘的,谁知道能走到今日的地位。” “啊,不会吧。”有知道徐宁的人,一脸的惊讶。 徐宁掌柜负责的工程队,手底下几千号人,放在北平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 听各家的煤场主都巴结徐宁,想不到是这个出身。 “所以啊,咱们这个行业是新心,当下规模还,可以后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大,而诸位可是元老,不要妄自菲薄。” “虽然贵人没有出面,可谁不知道这蜂窝煤商会,是贵饶主意?” “以后大家放开手,使劲的往大的干,能做多大就做多大,遇到了什么难题,自然有商会来解决。” “商会万一解决不了,后面还有王爷,全北平,有王爷解决不聊事?” 在中华重工,展望愿景那是老套路。 外柜上的人谁不会几句。 郭松几句话,就把气氛挑动了起来,几位不自信的东家,心里也有磷气。 是啊。 他们规模,可背后有王爷。 煤场主们生意倒是大,可王爷有为他们站台吗? “你们不但要把北平的市场做起来,还要尽快把其余州府的市场多做起来。” “好几十家蜂窝煤作坊,你们是其中最出挑的一批人,我对你们的能力有信心。” “今年把全北平的市场烘托起来,明大家一起再去抢山西的市场。” “商会出面来组织,你们只需要把北平的做法,重复在山西做一遍。” “到时候你们有大批熟练的工人,有成熟的生产模式,有最好的技术等等,谁家能在这行抢过你们?” “所以啊,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观望,而是能有多快,就有多快的去抢市场。” “这个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谁跑的快,谁就能笑到最后。” 外柜的管事,三寸不烂之舌。 酒量又大。 这间屋子的九个人,看上去像草台班子般,倒是被他把气氛带动的火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