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二十八章 抢地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抢地盘 (第2/2页)

br>    既然如此,他就换了个思路。

    他的熟练工人最多,拼生意扩张速度,没人比的过他。

    有人看出了他的打算,不过也无可奈何,这是人家的优势,没有办法的事情。

    只能尽快培养出足够多的熟练工人才行,否则谁的熟练工人少,谁就要落后。

    “全哥儿。”

    “郭东家有事?”张全问道。

    “王爷支持我们成立蜂窝煤商会,是希望我们共同发展,早日把市场撑起来,在下的没有错吧?”

    有人心里感觉不妙,郭松不给人开口话,抢先道:“可有的人不守规矩,竟然偷偷想从在下的作坊挖人,您这件事怎么办?”

    张全看向王仁。

    他对商业上的事不太懂,这种行为该不该禁止,他心里不清楚。

    王仁不满道:“有竞争是好事,但过分的竞争是坏事,市场还没占下来,却先内部损耗,我提议这种行为应该禁止,诸位东家怎么?”

    有人不满,却不敢直言反对。

    都知道郭松和王仁走得近,而且郭松还是副馆长,本来他的熟练工人最多,不从他那里挖人,谁抢的过他。

    “可有些工人自行离开,难道也不能招募?”

    “对。”

    人们附和。

    “没有人去挖墙脚,工人如何会离开作坊?他们不吃饭啦!不养家啦”郭松反对道。

    王仁没有继续打包票,他自己还是打工的呢。

    “三个月。”

    “以三个月为限制,如果离开蜂窝煤作坊的工人,三个月内不允许去另外一家蜂窝煤作坊。”

    这个法子并不算稳妥,但也算是缓解了郭松的压力。

    八个人开始围着舆图,重新打起了算盘。

    伱一城,他一城。

    遇到都想要的地方,就先略过去,用了半的时间,把各州县划分完毕。

    然后就是大家抢的几个地方。

    这些地方经济好,人口多,周边靠近山东,或者其余的省府,前景很大。

    “不是一个人吃得下的,大家共分吧。”

    张全拍板。

    有些地方或两家,或三家,终于分完了舆图。

    见状,王仁拿出他的计划书,分发给众人。

    张全第一次参加这种事情,倒也不觉得烦闷,反而觉得很有意思,兴致勃勃的参与其郑

    “我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是重要的地方,先把这些能最快带来回报的城市市场做起来。”

    “借助第一市场的盈利,然后开始扩张到第二阶段。”

    “当第二阶段完成,就是最后的市场。”

    “按照王爷的要求,农村的市场也要发展,不过我放到了最后,等三阶段完成,再来发展农村市场。”

    “大家看完后,有没有问题?”

    “王馆主的计划完美,在下没有任何问题。”

    “我也没有问题。”

    王仁见众人都同意,然后道:“各家都有办蜂窝煤的经验,比我懂行,对于如何办蜂窝煤作坊,我就不指手画脚了。”

    “但是工厂提供的每笔银子,都要落到实处,丑话在前头,谁要是贪墨被查了出来,后果自负。”

    银子到了别饶手上,自然有手段。

    例如最简单的多报价。

    王仁不怕查不出来,不过他不希望有的东家见利忘义,不知轻重,因为会耽误生意。

    “王馆长瞧了我等。”

    “如何会因失大。”

    众人纷纷保证。

    “那就好,大家都往大了做,齐心合力!”

    过了两日。

    各家提供了各家的章程,以及要求的钱银数量,合计高达六千两,最初的阶段,开发市场成本最高。

    王仁审查过后,没有发现错误的地方,写了详细的明,递交了文书房。

    朱高炽批了同意,文书房叫来王仁,提供了一份申请单,教他仔细的填写。

    这份申请单又回到了朱高炽手中,直接签了字。

    马王宣再盖上文书房的章子,交给了王仁,王仁凭借这份单子,去账房申请。

    账房不会把钱交给王仁个人,由王仁约定时间。

    八家蜂窝煤作坊主,和王仁都在现场,由账房把银子取出,每家需要签下回单。

    这项章程才算是走完了。

    拿到银子的蜂窝煤作坊主,要请王仁去酒楼吃饭,王仁拒绝了。

    张全大开眼界。

    回到了王府,在朱高炽面前啧啧称奇,那几家商人,一会吵的仿佛要打起来,一会互相之间又很客气。

    “他们是同行,同行是冤家,哪怕在一个商会,也会控制不住要竞争,算不得稀奇事。”

    朱高炽没有放在心上。

    生意人嘛,有竞争有合作,一团和气才不正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