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开工 (第2/2页)
如果对长子这点信任都没有,朱棣也不会为长子大开方便之门,长子做的事,以及他的态度,令朱棣很欣慰。 “过犹不及啊。”朱棣叹道。 “只是经济手段而已。” 朱高炽轻描淡写。 见老大执意,朱棣也不再劝。 得到了准许,朱高炽立即招来九等技术工匠。 北平已经有一段铁道,运行了几个月,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掌握了不少的问题。 “有的铁道路段运货量少,通车也少,所以铁道没有怎么变形,可以正常使用。” “繁忙的铁道路段,是最耗费力气的,铁道工人每日都要巡查,大致两个月就要把歪曲的铁轨敲打回去。” “根据这个现象,新的铁道,特别是预计会大量使用的铁道路段,在铁轨下方搭建木枕,以固定铁轨。” 九的本子上,同样密密麻麻写了许多的字。 铁道-I型轨枕铁道-横形轨枕铁道,是铁道发展的变法。 I幸轨枕铁道,也会被淘汰,因为它只能起到坚硬地面的作用,而无法固定铁道宽度。 可I形轨枕铁道,比起横形轨枕铁道,除了用料至少节省好几倍,铺设速度也要更快,建造成本也大幅降低。
朱高炽拿过九的本子,在上面直接画出了横形轨枕铁道。 “这种设计最全面,但成本也最高,你看看能不能明白。” 九接过本子,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寻常人都看得明白,可密密麻麻的轨枕,看的九惊了口气。 按照这法子来修建,各方面的成本都要成倍的递增,最重要的是工期问题。 最简易的铁道,有时候顺利的情况下,以两千饶铁道工程队规模,一口气一能铺设六七里。 如果按照自己的竖型,一也可以勉强达到五里。 可如果按照王爷提供的这个施工方法,一能超过四里就很了不起了。 从北平最北的密云,到最南的东明县,道路全长近一千四百里,按照最快速度,也需要整整一年。 而且密云到东明县,路况和全年修的铁道完全不同,有时候一四里都达不到。 哪怕铁道工程队规模初期会有五千人。 成本也无法接受,铁道运营至今还是亏损状态呢。 “这法子不校” 九直接否了。 其余的工匠暗自咋舌,九师傅果然胆子大。 “三者结合使用呢?”朱高炽又出了个主意。 当北平府全境的铁道修通,会发生翻覆地的变化,铁道的运输量,会几何倍的增加。 继续使用简易铁轨,朱高炽担心无法正常运作。 隔三差五的修葺不提,万一导致四轮马车翻车,对声誉和利益损失可就大了。 九低着头,在本子上仔细翻看。 “俺觉得不错。”另外一名技术工匠声的话,认可王爷的提议。 他是负责铁道维护的工匠,对铁道有更清楚的认知。 “在繁华的路段,按照王爷的法子,在正常的路段,就按九师傅的法子,在使用较少的路段,仍然修建最简易的铁轨。” “九,你看呢。” 九合上本子,同意了这个方案。 在屋子的角落,有卷起来的图纸,工匠们展开挂在墙上,是一张巨大的舆图。 上面标注了各地的地形形势,以及施工进度要求,和施工的规划。 “你们辛苦了。”朱高炽赞扬道,然后道:“回头你们和铁道工程队确定下来,主要还是要参考你们专业人员的意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