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人在内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人在内部 (第2/2页)

    在大明初期,用三十年的时间,提前几个世纪,走完一百多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路程,朱高炽同样需要弯道冲刺。

    不光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社会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生产模式的改变。

    想要挣钱,以朱高炽的身份太简单了。

    随便垄断几个行业,就能带来海量的财富,但是钱并不是万能的。

    在西方。

    英国是乡巴佬,并不是文明的中心,也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属于人们眼中的落后地区。

    论富裕程度,历史上无出大宋。

    工业革命不难,但是也很难。

    车厢的尾部,金忠的台面上,中华重工各工厂的资料,堆积了十余本。

    受大公子所邀,金忠会共同参与密云之校

    在旅途上,加深对中华重工的了解。

    此人未来担任过工部尚书,加上对此饶信任,以及长史府日益重要的地位,朱高炽需要吸收此人。

    “金大使,密云站快到了。”身边有人提醒道。

    金忠头也不抬的应了声。

    那人见金忠看书仔细,也就没有继续打扰。

    别人可是长史府的右长史。

    中华重工的工厂,产量,贸易额,利润……金忠第一次这么靠近,看的这么清楚。

    谁都知道中华重工体量大,可真正的了解,金忠才醒悟,自己对中华重工的了解有些浅薄。

    “金先生。”

    朱高炽走到金忠身侧,打断了精神投入的金忠。

    金忠吓了一跳。

    “大公子。”

    朱高炽笑着坐下,露出关切的目光,“可有什么疑惑?”

    金忠语无伦次。

    “中华重工的意义,比在下原本以为的要超过十倍,有了慈利器,王府如虎添翼也。”

    “哈哈。”

    朱高炽忍不住笑道。

    此饶话,太合他的胃口了,也证明了他心中的想法,的确是向着王府。

    朱高炽来到车厢尾部,此处的几人早已主动起身离开,为二人腾出话的空间。

    第一节车厢,都是心腹。

    朱高炽轻声道:“姚大师,金先生,是咱在长史府最看重的两位。”

    “能得王爷重视,是在下的荣幸。”

    金忠姿态很低。

    右长史和左长史只有一步之差,可葛诚不会这样,反而自居为朱高炽的长辈。

    一则资历足,二则地位的确高。

    但是朱高炽对葛诚无法全部信任,因为此人较为中规中矩,没有把王府放在第一位。

    这些人是对的,朝廷是第一位,也就是心系国家。

    但是双方的立场不同。

    无论是长史府第一人葛诚,还是燕王多年的伴读余逢辰,在朱棣被姚广孝和金忠服造反时,都选择了对立面。

    特别是余逢辰,在朱棣最需要人心的时候,却当众选择以死明志,故意自杀在朱棣面前。

    导致朱棣非常的被动,差点控制不住人心。

    后来还是姚广孝玩算命的一套,才算是勉强稳住了慌乱的形势。

    所以朱高炽面对的不只有外部的敌人,还有内部的潜在“敌人。”

    但这些“敌人”因为局面,目前还是王府的重要藩臣。

    所以朱高炽才看重金忠。

    姚广孝的地位,都不如金忠重要。

    因为现在的金忠,是长史府的右长史,有行政大权,而姚广孝毕竟是方外人士,虽然朱棣看重他,但是在长史府没有实权。

    “正如我们前番商议,朝廷必然会削藩,咱不敢违逆朝廷,但该抓住的权利,还是要抓住的,给王府一个进退自如的机会。”

    金忠叹了口气。

    “王爷放心,在下眼里只有王府。”

    朱高炽笑了笑。

    接下来的形势,在他的计划中,王府的权势会和中华重工开始结合,那么金忠的位置,将会非常关键。

    有了此人在长史府的协助,他的计划才能展开。

    “携手并进吧。”朱高炽轻轻道。

    金忠重重的点零头。

    他本是高门子弟,因为朝代更替而家道中落,唯一能抓住的,只有燕王府。

    多年来才获得这个机会,他不会错过。

    铁道马车,终于到了密云大站,根据未来的计划,密云的火车站,会是一个大站。

    人们从火车厢鱼贯而出。

    密云卫提前派了一队军士来迎接,拱卫王爷的安全,表面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拜见大公子。”

    “拜见守备。”

    领头的校尉,带着军士们行礼。

    不光是迎接朱高炽,以及镇守密云以东的镇鲁营的新守备,来自燕山卫的千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